士子风流(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469

  发债是户部负责的,具体发多少债,这倒是很符合大明朝廷的风格,有多少发多少,不设上限。
  这和他们印银票的思路如出一辙,一万两银子也该往一张小纸片上去印,结果导致纸钞泛滥,以至于到了现在,人家根本就拒收银票。
  结果谁晓得,户部放出去的债竟是火了,一下子,竟是引来了抢购,几天的功夫,就兜售掉了六百多万纹银的债券。
  其实京师里头,有的是大富,比如崇祯年间的时候,一年的岁入只有那么丁点,可是后来李自成进京,抄了大臣们的家,足足搜出纹银七千万,而国库和内库搜出的银钱几乎不足挂齿。
  可见大明藏富于官‘民’,畸形到了什么地步。
  六百多万两纹银一到手,朝廷的底气顿时足了,便是内阁那边也是心花怒放,六百万两纹银啊,这笔银子居然如此轻易就到手了,现在想想,从前为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开支吵得不可开交,还真有些搞笑。
  现在的问题就在,这些银子怎么用,甚至还有人提出,应当继续放债,不但要在京师放,还要在天下各省去放。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放债固然是能得来真金白银,可是以后还账怎么办?现在手里的六百万纹银,每年付的利息就需三十万两,三年下来,足足百万,到时候还要奉还本金,朝廷这么点岁入,足够折腾吗?
  可是对有些人来说,大不了到时候再借就是,所谓卯吃寅粮,三年之后,放更多的债券出去,再还清三年前的债,手里或许还有剩余。
  于是有人目光短浅,有人考虑长远,又是吵作一团。
  其实说那些大肆借债的大臣目光短浅,却是冤枉了他们,他们早就想好了,他们是谁,他们是朝廷啊,朝廷借了你的银子,你敢催帐?再者,你的这些债券,到时候真要还,大不了朝廷印几张百万两的银票出来还你,你不要?不要就办了你。
  这种思想的人大有人在,对他们看来,信用这东西是不用讲的,现在国库缺钱,自然能捞一笔是一笔。
  只不过,梁藤拿出了债券的账簿出来,所有人哑火了。
  许多人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甚至有人傻了眼。
  福王、璐王、荆王、淮王、襄王,单单是宗室亲王,就足足有二十九个,再有各种宗室旁支,竟是达到了百人之多,这些人多则数万,少则数千,竟是人人都有份。
  除此之外,还有黄锦,还有诸多国公,甚至还有一些朝廷大臣,一些地方上的豪族,亦是购买了不少。
  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都不太好惹,而且呢,又拉不下脸皮来买卖,人家都在做买卖发财,他们是坐吃山空,而这个时候,兜售债券的人出现了,自然是说的天花乱坠,就仿佛是不买这个债券,你一辈子要抱憾终身一样。
  再加上人家都说了,朝廷有难,要度过难关,你总得意思意思,这些人家里多有些浮财,闲着也就闲着,或多或少都会买一点,还有人扬言,这只是试水,若是当真如说的这般好,将来家里的浮财,都要砸上去。
  毕竟银子放在缸里,十年一百年都还是那些银子,可既然朝廷放了债,却是钱生钱,利滚利,至于朝廷欠债不还?这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了,为何卖债券的宗室和豪族多,而商贾却是少的可怜,原因很简单,商贾怕朝廷不认账,可是这些人要是帐收不回来,却是要找人算账的,谁当政就找谁,忽悠到大爷头上,你们这不是自己作死?
  满朝文武们这一下傻眼了,许多人甚至感觉,自己被户部尚书梁藤给坑了,不过现在,似乎钱已经借了,你就算原封不动还给人家,人家也是要利息的,国事艰难啊,谁拿得出?拿不出,那么只能先花着,可是银子怎么还,眼下只能捱过一时是一时。
  这朝廷里出现了一个很可笑的现象,许多人抨击户部尚书梁藤,说他尸位素餐的有,说他荒唐的有,说他不理部务,只晓得搞三搞四的也有,可是一提到要弹劾这位仁兄,甚至让这位仁兄滚去南京,大家却都不吱声了。
  债券的是梁藤提出来的没错,却也是内阁同意的,现在债券放了出去,大家却发现,对这债券的知识,他们是十分贫瘠,至于这银子怎么还,他们绝对没有任何的想法,也拿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这种事,非梁藤来不可。
  内阁这边,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最后索性什么都不想了,银子反正是借来了,而且是以朝廷兴兵的名义借来的债,你总不能不拨出去,于是乎五百万两银子解送边镇,责令他们采买军需,留下一百万两,暂时为明后年的利息做长远打算。
  一封书信,也迅速的传递到了杭州。
  书信是梁藤写给徐谦的,算是一封私信,徐谦看过了信之后,露出了喜色。
  朝廷这个陈腐的机器,终于要在自己的推动下,慢慢的动了,新政,新政,他们都说新政不好,可是想要还债,就得新政,甚至是更改税制,不进行改革,三年之后,保准有人要完蛋,可是一旦要改革,那么现成可行的办法也只有新政。
  其实这么做也是不得已,可是不让朝廷命官们尝一尝失地地主的滋味,他们肯乖乖向前走吗?
  虽然这还只是开始,朝廷不会这么快束手就擒,只是走了这一步,算是为将来徐谦卸任总督之后,徐谦入朝埋下伏笔。
  “大人。”这书信幕友王艮也是看了,王艮一脸疑惑,道:“大人如此处心积虑布置了此事,到底剑指何处?”
  徐谦淡淡笑道:“你看到一头牛,他不肯往前头,你会怎么办?”
  王艮沉吟道:“以利诱之,又或手持牛鞭,对它恫吓。”
  徐谦点头,道:“浙江新政,这就是利,要让大家看出新政的利处,可是呢,单单让人看到了好处还不成,毕竟新政是恒古未有,而这朝廷里头,也多的是一些食古不化之辈,那么,就要用鞭子抽他们,这些债券,就是鞭子,他们有本事就赖账,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找那些阁臣们算账。可想要不赖账,凭着现在国库的收益,只怕这一辈子也还不清,还不清怎么办?”
  王艮道:“自是加税。”
  徐谦点头:“要加税也不容易,国朝百年,哪一任宰辅,不想加征一些税,可是哪一次能成功,阻力重重嘛。要解决国库的难题,其实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新政,以新政重新定制税制,制定律法。这些东西,眼下我们也没有必要深谈,时候还早呢,先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
  王艮笑道:“据说有五百万两银子押解至边镇,那天津制造局,怕又要火上一阵了。”
  徐谦也笑了,道:“不错,徐阶已经写书信来,说是天津制造局现如今生产规模,已是去年的三倍,即便如此,依旧还是不足以解决眼下的需求,许多商贾,都在扩产,咱们浙江这边呢,也不能甘居其后,浙江乃是新政的样板,自然而然,要维持住对天津的优势。”
  王艮道:“这倒是真的,还有一件事,总督衙门已经发了公函出去,眼下是岁末,许多官员已经动身,怕是半月之内,便可在这里齐聚,至于一些偏僻些的地方,也命同知、县丞、主簿人等动身,要观摩新政。不过,眼下那自称是西班牙佛朗机的特使,已经到了杭州,一直想求见大人,大人为何不见。”
  特使是在一个月前到的,这事说起来,还和在双屿港时有关,吕宋王子前来求援,希望大明出兵光复吕宋全境,西班牙人听闻之后,若是在数年前,或许可以对此事置之不理,可是随着江南半壁逐渐开始放眼汪洋,已经渐渐意识到,大明的态度,可能影响到他们对远东的既定政策,为此,他们选择了接触和洽商,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徐谦满不在乎的道:“不必理会他,再晾一晾吧,是了,周泰那边,可派人盯梢吗?”
  王艮道:“周泰昨日回来衙门,就和老夫说过这个事,说这个特使很是不甘寂寞,四处都在浙江打探消息,甚至还去过一趟新军大营附近,似乎想要摸清我们的底细。”
  徐谦莞尔一笑:“那就让他摸,无妨,他摸得越清楚,对我们越是有利。海路安抚使司那边说,西班牙佛朗机在吕宋、台湾一带的人马,至多不过八千人,只有等到他们有了畏惧之心,才知道厉害。才会真心诚意,和我们谈。”
  王艮道:“不过是一群藩夷,大人何必如此?”
  徐谦只是笑笑,没有吱声。
第六百二十六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
  徐谦的格言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吃着咸菜萝卜是没有必要操庙堂的心,可现如今身为直浙总督,他要操的心可就不少了。
  眼看到了年关,各地的官员已经陆续抵达。
  总督衙门的构思是请大家来看看新政的成效,不过大家心底却都在琢磨,八成是新任总督要来显摆官威的。
  不过新任直浙总督,还真是不太好惹,比起前任方献夫来,徐谦显然实力要雄厚的多,威慑力也大了许多,相关于他的许多传言,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管大家怎么想,反正人是来了,足足有一百多人,徐谦并没有急于召见他们,而是让杭州府新任知府进行招待。
  自从赵明升任了巡抚,汪知府成为了汪布政,这新任杭州知府也急忙到任,他是南京户部的郎中,如今调任知府,在南京户部的时候,大张旗鼓的反对新政,现如今呢,一看形势不对头,立即拥护新政了,上任以来,亲自走访了许多工坊,召集属官研究新政得失,无论走到哪里,轿子里总要放那么一份明报。
  人就是如此,见风使舵的人见得多了,徐谦也不以为忤,这位张知府,单名一个业字,如今也晓得百官到杭州来乃是总督大人关心的事,所以办起来格外卖力,既然总督大人不急于召集大家说话,那么按照流程,就该带大家走一走看一看了。
  杭州靠着西子湖畔的一家规模巨大的船坞里,迎来了数十上百个官员。
  领头的就是张业,轿子一顶顶的停在工坊外头,许多人兴致盎然的下了轿,张业招呼大家道:“诸位,诸位……这便是福泰船坞,请……”
  船坞的东家,已经提早收到消息,连忙赶来,兴匆匆的道:“诸位大人远道而来,幸会,幸会。”
  这东家显然也算是见识些世面的人,倒是没有过于前倨后恭,领着一干大人进入船坞。
  船坞的占地极大,足足数百亩,许多建筑连成一片,无数的木料由车运来,装卸之后,又有人分工进行切割,再送至各处进行加工。
  这些外地的官员,乍一看,只是觉得这船坞足够大,里头无数工匠和学徒在忙碌,竟有上千之多。
  上千人的规模,这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已经足够让人觉得触目惊心了,而且这还是看得见的人数,实质的工徒,只怕两千不止。
  张业负着手,笑吟吟的介绍:“这福泰船坞,乃是杭州第二大的船坞,主要产的便是内河运行的货船和客船,杭州有船坞七十余座,这福泰船行算规模还算不小,占据前三,招募的工匠和学徒足有两千四百人,每年产船两千五百余艘,一年下来,大致八万两银子的收益,纯利亦有两万余。”
  一听到一年收益八万,许多人倒吸口凉气。
  这些做官的,很费解如此巨大的数额,要知道,一个上等的府,一年的金花银,未必会有八万,否则朝廷一年的岁入怎么会才有三百万而已。
  而一个船坞每年的净利都有这么多?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许多人还处在为了筹措一两千两银子,四处求告,筹足了银子之后,开始修葺县学、府学,然后四处招摇自己政绩的时期。
  虽然许多人的身家倒还算不菲,可是这都是大家想尽办法攒下来的,这里抠一点,那里收一点,遇到上等府县倒还好说,一任下来,怎么都有几千两银子,可要是遇到穷乡僻岭,怕是连这点银子都是奢望。
  只是一个工坊,一个造船的,还只是数十家之一,就如此挣钱?
  许多人震撼之余,再看这忙碌的景象,真不知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了。
  莫非这杭州,遍地都是黄金不成?
  那船行的东家笑呵呵的道:“哪里,哪里,老朽做的只是小本买卖,大人夸奖太过了。”
  话里头虽然带着谦虚的成份,可是却足以让许多官员用眼神将他杀死。
  这什么世道,咱们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熬了个官,还没你一个小小的商贾富贵。
  张业旋即带着大家到了在船坞里转了一圈,许多的事务,都让人叹为观止,比如原木的加工,用的就不知是什么器械,用滑轮吊着,上头是巨大的铡刀,工匠们一放,一段原木便截为两段。
  其实后世之人,对明朝的读书人有一点误区,总认为读书人排斥机械,其实这是错误的,奇巧淫技,虽然古已有之,可是一般官员对这种事比较宽容,甚至在江南,有许多读书人专研杂学,比如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研究算法统宗的程大位,还有徐光启、马一龙、徐霞客等等。
  这些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研究杂学而被人笑话,只是到了明亡之后,奇巧淫技,并且勒令读书人必须心无旁骛才成为主流。
  其实这些官员,大多就是瞧热闹,看到这巨大的铡刀,一个个叹为观止,兴致勃勃的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这里的新事物,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紧接着,大家一起兴致盎然的随着张业看了丝纺、成衣作坊、染坊,张业自然向他们介绍:“杭州这边,近来兴起的主要是船坞还有成衣,真正的丝绸作坊,宁波那边才是规模宏大,在宁波的刘记作坊,招募的工徒有七千余人,每年二十余万纹银的买卖,一年的获利,就有四五万。”
  这些官员,这才发觉自己成了乡巴佬,一年二十多万两纹银的买卖,这是什么概念,这可是近朝廷岁入的一成了。
  “好了,接下来诸位且去杭州如意坊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