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丈夫(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543

  正在这时候,大帐外头传出了靴子踩踏的声音,咯吱……咯吱……
  所有人的心都要跳出来,他们听到帐外的卫士用蒙语大叫:“是什么人!”
  可是这个问题无人回答,不知是怎么回事,对方没有作答,卫士居然没有再问下去,反而是那脚步声越来越近。
  呼的一下,厚重的毡布帘子被掀开,外头的冷风灌进来,以至于帐中的灯火忽明忽暗的摇曳起来,当所有人都看清时,才发现一个青年,一个浑身是血透着一股疲乏,同时又站的笔挺的俊俏青年,他按着腰间的剑柄一步步走了进来。
  在他的身后,是四五个卫士,其中一人抱着一个盒子。
  柳乘风的出现,让所有人诧异不已,大家只知道,这大营里来了一队汉人使节,只是谁都不曾想到,竟有汉人敢闯入禁地。
  李若凡顿时恍然大悟,看向柳乘风的眼神带着几分不可思议,她想不到柳乘风有这个胆子。
  不过接下来,柳乘风的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他语气十分平淡的道:“奉郡主之命,三千汗庭来的帐前卫全部斩杀殆尽,请郡主定夺。”
  首先,他透露出来的第一个信息是,这件事是奉李若凡之命做下来的,郡主是主谋,他只是郡主手里的一柄刀而已,这等于是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卸到了李若凡身上。
  偏偏,李若凡还不能推辞,理由也是简单,若不是李若凡下令,这些外来的汉人有天大的胆子,只怕也不敢做这种事。李若凡若是推卸掉责任,反而会给人一种不敢做不敢认的印象。所以她无论如何多少惊愕,都必须默认这件事。
  其次,是斩杀殆尽这四个字,三千帐前卫绝对不是小数,这些都是草原上最精锐勇猛的战士,若是这些汉人是十万大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他们包围住,斩杀殆尽还情有可原,可是谁知道,这些汉人只有千余人马,这么丁点儿人,居然在短时间内杀死了瓦刺最精锐的三千帐前卫,这不是天方夜谭又是什么。
  可是看到柳乘风那浑身染血和杀气腾腾的样子,却让人不得不相信,三千帐前卫确实是完了,否则这个汉人绝不可能完好无损的站在这里。
  这若是事实,那么这些汉人未免也太恐怖了。
  柳乘风话音刚落的时候,眼睛已经在帐中逡巡,大喝一声:“哪个是汗庭使者?”
  他这么一问,居然无人吱声,连李若凡也惊呆了,此时的她,看着柳乘风,非但能感觉到此人那深不可测的智慧,更觉得柳乘风的身形高大无比,一个汉人,在大漠里用这种颐指气使的口吻去喝问大漠里最尊贵的人物之一,可见此人的胆魄。
  “你……你……”
  就在所有人沉默的时候,秃哈良却是彻底的愤怒了,三千帐前卫,是他来这里的最大资本,也是瓦刺汗庭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精锐,总共也不过万人,如今近半数居然被这柳乘风格杀,想到这里,秃哈良不禁打了个冷战,他几乎可以预感到,自己一旦回到汗庭,将会受到怎样的责罚。
  他红着眼睛,对柳乘风咆哮:“你好大的胆子!”
  柳乘风这时才注意到了他,那漠然的眼眸,只是在他身上蜻蜓点水般的打量,随即语气平淡的道:“你就是汗庭来的使节?”
  秃哈良报之以冷哼。
  柳乘风道:“据说你是枢密院的副使,奇袭平远堡,就是你们汗庭枢密院所指使是吗?”
  秃哈良森然笑道:“是又如何?”
  柳乘风喉结滚动一下,从口中迸出几个字:“拿下!”
  高强等几个护卫已经毫不犹豫的冲上去,而帐中人早就惊呆了,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这里,柳乘风仿佛是这帐中的主人,是这里的主宰,可是偏偏,所有人都被他慑服,居然没有勇气与阻止他,瓦刺人一向好勇斗狠,可是一旦遇到比自己更狠的,居然温顺如猫一样。
  秃哈良是例外,高强几个一下子将他扑倒在地,他大叫几句,挣扎着要与高强几个拼命,可是在柳乘风这几个最孔武有力的护卫面前,哪里挣扎的起什么。
  而这时候,柳乘风已经不徐不慢的走上前去,长剑出鞘,恶狠狠的瞪着秃哈良,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道:“我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是你们只是为了构陷赛刊王,为了一己之私,屠戮我大明的百姓,今日……我要讨还一个公道。”
  长剑高举,携带着一腔怒火狠狠斩下,被几个护卫死死按住的秃哈良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剑刃就已经刺入了他的肌肤,这柄剑削铁如泥,又是柳乘风双手高举全力斩下,扑通一声,秃哈良的头颅便已经滚落在地。
  一支血箭溅射出来,洒在柳乘风的胸襟上,柳乘风看都不看这身首异处的秃哈良一眼,长剑回鞘,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笑容是对李若凡发出的,笑容很真挚,至少看不出什么虚假,他伸出手去,那满是鲜血的是拉住了李若凡的柔荑,几乎是用最温和的语气道:“今日奸贼已除,我大明之仇得以回报,还要多谢郡主的协助。而郡主能回到部落,与自己的族人共襄义举也是一件喜事,柳乘风相信,假以时日,郡主的漠南铁骑必定一举冲入汗庭,郡主的大仇也能得报。我在京师,随时等着郡主的凯旋捷报。”
  李若凡当然清楚,眼下已经木已成舟,无论柳乘风做了什么,她都已经不能更改,杀死了三千帐前卫,杀死了枢密院副使,汗庭必然大举报复,至多一个月之内,汗庭就会召集大军,大举来袭。眼下她要做的,是尽快的将漠南诸部拧成一根绳子,与大明交好,甚至是牺牲一部分利益换取大明的支持,做好与瓦刺倾力一战的准备。
  这不正是柳乘风的期望吗?他杀死这些人,除了是要报什么平远堡之仇,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只是想要挑起漠南诸部和汗庭之间不死不休的争斗,将双方的仇恨不断的扩大,如此,实力较弱的一方,就不得不求助于大明朝廷,而大明也正好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
  李若凡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原本的计划,是先控制住漠南诸部,照成一种既成事实,而后再与瓦刺分庭抗礼,她并不急于与瓦刺人决战,所以从一开始,她就不曾想过杀死秃哈良,可是柳乘风却是完全改变了她的计划,杀死了这些人,草原上只怕即将迎来一场不可阻挡的巨大风暴了。
  她微微一笑,对柳乘风的冒犯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悦,反而柳乘风捏住她的柔荑的时候,她的柔荑更是紧紧握住了柳乘风,粘哒哒的鲜血将他们的手粘在了一起,她深情的看着柳乘风,道:“柳佥事的恩德,乌日娜永远都会记得,大明朝廷给予的好处,乌日娜也铭记在心。”
  
第607章
喜报
  京师。
  其实廉国公前去大漠的消息,关注的人一向不少,这不只是因为柳乘风平时就是整个京城关注的焦点。还得益于学而为首的一批报纸的宣扬。
  交通的便利,使得报纸渐渐普及,五花八门的报纸纷纷涌现,对于这个新鲜的事物,一开始只是宫里的默许,可是到了后来,上至内阁下到京师里最底层的官员也都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说朝廷大度,位于在于,报纸本身就是为士绅阶层服务的,不少大儒和名士要在报纸中写著文章,依靠报纸来推广自己,展示才学。而更多的读书人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报纸。
  甚至士林清议,已经从口耳相传渐渐转移到了报纸上,学术的争论,政策的不满,甚至还有坊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都承载在了报纸上头。
  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对报纸随意查抄?你这一动,就等于是得罪了大多数读书人的利益,得罪了为数众多的士绅阶层,当年这个阶层指着内阁大臣的鼻子大骂一通,这大学士还得捏着鼻子认了,为的,就是求一个宽容大度的名声,查抄报馆,简直就是玩笑。
  所以虽然朝廷并没有对报纸制定出什么相关的律令,官场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对这如雨后春笋冒出来的报纸,所有人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既不鼓励,但是也绝不反对。随你们这些报纸找谁的茬,也不管你们胡说八道什么,大家只当作听不见也看不见。
  不过话又说回来,纵容是一回事,有些忌讳还是有的,任何报纸,都不许言及宫闱事,更不得对皇帝说三道四,至于历代先帝,那也绝不能随意评价功过。
  这报纸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成了言论和牟利的工具,有人要言事,自然可以言,问题是这报纸是要挣银子的,报纸卖不出去,又或者是没有商家订些版面的广告,人家就没有饭吃,所以,这报纸自然而然会关注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事。
  柳乘风、瓦刺内讧、新军,瓦刺细作,这些其实都是天下比较流行的词汇,反正任何报纸沾上了这些消息,总能吸引一些眼球。
  因此这柳乘风出使的各种版本消息便都冒出来,尤其是一些小报,更是捏弄些子虚乌有的事儿,今个儿说据聚宝商行不知名人士透露,柳佥事在关外,遭瓦刺人羁押,瓦刺人已经派出了使节,前往京师,试图勒索大明。
  也有消息说,中途遇到了瓦刺人假扮的马贼,柳佥事已死在乱军之中。
  越是这种消息,越是能吸引人的注意,连这学而报也不免免俗,拿着自己的东家来做些文章,毕竟现在报纸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学而报虽是天下第一大报,如今报馆已经开遍天下,各省都有驻点,每一期的销量高达五十万份,可是在这种竞争之下,自然也不能免俗。
  每日各种消息,大多都不太好,对报纸们来说,越是出了坏事,对他们越是有利。可是这些消息,真正是吓唬住了不少人,聚宝楼那边已经乱成了一团,单单是京师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在暴跌,暴跌的理由也是简单,那些大商贾觉得眼下很不明朗,一旦柳佥事有什么不测,那么在失去柳乘风之后,朝廷就少了一个支持商贾们的中坚力量,谁能肯定,朝廷不会改弦更张,将柳乘风扭转来的国策再变一变。一旦朝廷的国策改变,那么市场必定迎来一场浩劫,大量的收购、囤积货物是很不理智的事,因此大商贾们的出手都很谨慎。
  而那些消化商品的商贾的谨慎,也引来了市场的崩溃,不少商贾的作坊里可存了不少的存货,按照原来的预计,这些货物随时可以寻到买主,谁知一下子,竟是无人问津,以至于物价一跌再跌,最后直接来了个大跳水,不少作坊主损失惨重,聚宝楼里一片哀嚎。
  驻在聚宝楼的一些大报纸的伙计用笔记录下了一个场景:“四月十七,关外消息依旧不至,锦衣卫指挥使柳乘风至今下落不明,聚宝楼一片惨淡,时有噩耗传来,或某商贾破产乃在卧房中自尽而亡,又或某商贾于楼中哭告,四处寻买主,却无人过人,恸哭之声隐隐传出,闻着落泪,曰:若柳佥事亡,则天下商贾尽死也。”
  这一日,正是四月十七,整个京师,似乎都萧条了几分,已经接近破产的商贾开始大规模的裁减工匠,原本紧俏的劳力市场,也开始出现了动荡,不少人家突然失了生计,一下子彷徨起来,以至于顺天府那边,突然感受到了极为沉重的压力,治安彻底恶化了,原本人人有工做,自然是一片太平景象,可是人没了工作,这些人又没有土地供他们耕种,彻底的沦为了一种新的流民,这些人无所事事,一下子感觉天塌下来,大多数人虽然还老实,靠着家里的一些积蓄,勉强可以度日,可是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开始滋事。
  顺天府府尹立即上奏内阁,内阁那边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在从前,他们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称之为流民,对流民一向是心怀恐惧的,有不少大臣提出,流民日壮,则社稷倾覆必出自流民是也。
  可是现在,一种新式的流民出现了,他们不是出自于乡村,而是来自于城市,若是乡村失地流民,内阁或许还能有些章程拿出来,可是对这种新鲜事物,他们却是拿不定主意。
  事情越来越糟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内阁将此事报入宫中,朱佑樘也是吓了一跳,立即召开了廷议,专门商讨此事,天子脚下尚且不稳,更遑论是其他各省各府了。
  在朝殿里,朱佑樘当面看过了一份份关于京师里的奏报,随即阴沉着脸,他的目光在大臣们的脸上一个个扫视过去,随即吁了口气,淡淡的道:“工匠失了工作,就如农人失了土地,这都是大事,朝廷必须给予安顿,诸卿以为,朝廷采取何种善后手段为宜。”
  眼下的大明,还真的应了那一句旷古未有之局面这句话儿,眼下出现的事物,对这些陈旧的大臣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新鲜,甚至有点儿不可理喻,偏偏这事儿你想躲也躲不过,谁都知道,事情不能再恶化下去。
  话又说回来,这种事怎么摆平?又有谁能摆平,于是这时候,不少人念起柳乘风的好来,不管怎么说,柳乘风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摆平这种事儿的,这个家伙无非是疯疯癫癫点,有时候做事没头没脑,却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朱佑樘见所有人都不吱声,连一向有主意的李东阳居然都是一副无措的样子,心里头自然是有几分无力。事实上,这些时日他确实是够烦的,一方面,在担心瓦刺那边的事,生怕瓦刺的事失败,让瓦刺汗庭做到,最后危及到大明的安危。一个统一起来的瓦刺,朱佑樘深知它的力量。同时,他又担心柳乘风的安危,为了这两件事,他心里烦躁不安,谁知后院着火,还出了这么大的事儿。
  见无人做声,朱佑樘又问了一遍,才有人勉强站出来,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马文升,马文升道:“微臣对货物相易之事也是一知半解,只是听说是商贾裁撤了工匠,何不如诏令下去,严禁商贾裁撤工匠,否则予以重责,只是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马文升说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老脸一红,乖乖退回班去,他是弘治三君子没错,可是一直管着吏部,对这种事实在是一窍不通,说的难听点,连人家怎么运作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指望着他提出一点有建设性的东西出来。
  其实马文升也只是大臣们的一个缩影,这些大臣,虽然不得不承认商贸的存在,甚至对于国库的收入暴增很是满意,可是对于商贾之事,却仍是本心上存着排斥,对他们来说,商贾逐利,最为卑劣,所以他们虽然对商贸并不反对,却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反对而已,他们不会去关注这些逐臭的商贾,只要这些商贾不去招惹他们,他们也懒得管。
  若是有人和这些商贾有什么亲近之举,是要遭同僚们讥讽和白眼的,结果……现在都傻眼了。
  朱佑樘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不禁有点儿动怒的迹象,此时的他,忍不住在想,若是柳乘风在这里,断不至这个局面,只是不知……柳乘风现在是否还活着。
  想到这里,朱佑樘的心情更加暗淡。
  而正在这时,却是一个太监飞快的进来,只是站在朝殿大门的角落里,想来是有事通报,可是这个时候又不敢放肆。
  
第608章
捷报频传
  这太监的举动,自然引起了朱佑樘的注意,朱佑樘看了这太监一眼,心知今个儿也商量不出什么来,于是只好作罢,对诸人道:“此事事关重大,关乎社稷存亡,朕还要过问,诸卿务必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应对之法,此事就如此,今日就到这里吧。”
  散了朝之后,朱佑樘独独留在这朝殿,那太监会意,小心翼翼到了殿中,勉强挤出笑容,道:“奴婢王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朱佑樘不耐烦的摇摇手,道:“王安,你不是通政司那边的吗?怎么,出了什么事,以至于朕的廷议你也要闯进来。”
  王安道:“最新的急报,连内阁都没有递过去,奴婢看事儿不小,于是连忙给陛下送来了,奴婢犯了规矩,请陛下责罚。”
  他口里这么说,只怕心里头却是等着领赏了。
  这个太监倒是有些意思,一面知道是犯了规矩,一面还要来,这让朱佑樘不禁精神一振,道:“递上来先让朕看看再说吧。”
  这王安倒也不含糊,连忙小跑着上了丹犀,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份折子放到了御案上,他人倒是没有退开,只是笑嘻嘻的道:“请陛下过目。”
  王安想必是通州人,说话时一口的通州口音,不过人却很是伶俐,说话也还算得体,朱佑樘只是对他点点头,随即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奏书上头。
  打开奏书,熟悉的字迹立即让朱佑樘不禁心中一暖,这行书规规矩矩之中又带着几分桀骜不驯,不是那柳乘风的亲笔行书又是谁的,原来柳乘风还活着,这让朱佑樘心里的不快冲淡了不少,对朱佑樘来说,这确实是大喜的消息。
  自从柳乘风出了大漠之后,因为交通不便,与京师已经相去太远,因此已经和京师断了联系,现在能看到柳乘风的手书,终于让朱佑樘放下了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