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926

  而荀易有:万物回春、梦入千秋、草木皆兵、隐形潜藏、天道剑魄、造血塑体、呼风唤雨、乘鹿驾鹤、花开顷刻、天道法眼、禳灾解厄、移魂摄魄、心灵感应、大小如意、天道武装、划江成陆。
  在第四境界,孟翰的神通是“踏浪御水”,而荀易正开放的功德花是“划江成陆”。
  只见荀易在空中轻轻一划,一条大江滚滚翻腾,有大陆立在功德树上。
  “尔等在此地比斗,争夺江河主权。二神亲自下场,可携带从者二名。”说完,荀易落回御座,让两方人准备。
  这次战争涉及神灵,关乎湘君能不能成为天神。因此,是神灵亲自撸胳膊下场。
  湘君一方,除却湘君本人外还有朱簧和朱英这对姐妹俩。至于上江郡城隍身边,则是另外两位武神,看起来也是他找来的援兵。
  两方人走上荀易划出的江河。这个神通比以往神通都要强大,是真正改天换地,针对自然万象的神通。而随着日后境界高远,他的神通也会逐渐趋向于操控自然。
  “至少,你四重天所领悟的神通,应该都是和山河自然有关。”三尸天尊分析荀易的神通:“四重天和三重天不同,以后你会拥有各种组合类神通四重天,应该是四个和山河江海有关的神通。”
  “再往后呢?”
  “你的功德种是天级,日后应该会有斗转星移、擒拿日月之类的神通。还有,一到三重你有天道赐予的剑、眼和武装。那么四到六重,应该是另外一组和天有关的神通。”
  二人说着荀易未来规划,两方神人已经进入临时塑造的山河。
  陆地大有千里,水道九曲十八弯,浩如烟渺的长河荡荡流淌。六神进入大陆,湘君和郡城隍不约而同冲向河道源头,意图掌控河道的水源。
  两人在空中斗法,幽蓝和玄清二色水光碰撞。
  “上江郡城隍比湘君阁下还是弱了些。”孟翰不置可否。
  上江郡城隍落入下风,旁边两位武神立刻冲上前帮忙。
  看到其中一人,孟翰神色一顿:“咦?”
  “怎么?有什么问题?”荀易抬起头问。
  “不,只是听人提及过。”孟翰指着其中一位武神:“他并非中州人士,而是海外人族。当年紫丹老师去海外选拔福神,他虽然战力卓越,但最终没有入选。”
  “为何?”荀易看向那人。三重天的武神,战力绝伦,跟朱簧和朱英二人拼得旗鼓相当。
  “他太独了。不懂得和旁人合作,虽然能获胜,但着眼于小局,又有什么用?这一战是湘君胜出。”孟翰下断言后,闭目养神。
  果不其然,虽然这位武神战力极强。但是在合作战的时候,湘君配合两位女神施展水木相生之法,占据河道源头不说,更顺势而下,横扫九曲十八弯,将整条河道纳入掌控之中。反观上江郡三人,被人各个击破,就算这位武神战力超绝,也不比三神联手。三神气脉相连,一片青竹化作湘妃林种在两岸,最终将武神封印。
  “看来,不久之后除却要恭贺湘君登临天神之位,更要为这对新人道喜。”孟翰对荀易说:“到时候,恐怕要你主婚。”
  荀易冥冥中有感自身机缘,含笑点头。主婚之后,他自然可以获得全新的神职“姻缘”。
  这一战,以湘君全胜而告终。
  湘君和上江郡城隍上前,荀易宣判胜负,顿时城隍界中河道变化。上江的部分河道划入湘水,一条真正的大江贯通南北,成为大周第一水道。
  湘君背后浮现水道图,水灵之气从四面八方用来,虽然还没真正突破,但已经拥有和荀易等人一般的天神之位。气运上涨,一颗水德星辰冲入水府之中。
  “既是天神,可与我等同坐。”孟翰吩咐人搬来椅子,让湘君坐在自己身边。
  龙城都城隍神色复杂,虽说湘君一向对自己恭敬,但如今登临天神之位,地位不在自己之下,又多一个不好惹的麻烦。
  “虽然我背靠天国,但大周天国也没办法和福神对抗。”他抬眼瞧着荀易和孟翰。
  这二人都是福神一脉的大神,如今在大周国崛起,如果李纯不亲自阻拦,他二人势必要一统山河,将城隍界纳入孟翰的掌控之中。
  荀易不理都城隍心中的想法。如果是昭灵武王,他还会敬重一二,但这位新城隍和他不熟。
  “先生,不知可否请先生帮忙主婚?”湘君早就有意迎娶湘妃二神,只是二女神迟迟不肯应下。如今三人气运勾连,加上自己成就天神之尊,豪情起来,立刻找荀易提亲。
  二女神和荀易大有渊源,可以视作泰乙界神灵之一。
  荀易将朱簧朱英召到身边,低声问过二人的意思。笑对湘君:“如今尊神位比天人,但我泰乙界也不逊色。这婚事要办,便要办得隆重。届时,孤在泰乙界等候,你若能闯过我泰乙界诸神的刁难,双姝自会下嫁。”
  龙城都城隍脸色微变,最后挤出笑容上前给众人道贺。而南都城隍看到他的神情,冷笑不已:我等是地神,和人王一脉就算亲密,也不是同道人。世间岂有千年不朽之王朝?你和大周天国太近,已经失去我地神尊贵。如今地德神君重整城隍界,正要将南北大周纳入掌控,我等日后方能跟大周天国平起平坐。
  南都城隍倾向于南周,但他更明白自己是地神。王朝气运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地神之位。如果孟翰能统一三地的土地神,自然拥有和大周天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接下来第二战,南北之争,定今年社稷造化之气。”荀易随后说到下一个神决。
第0779章
抛绣球
  社稷造化之气关乎苍生命运,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荀易闭上眼沉思,等待某位神女的到来。
  经过古纪元一行后,荀易真正明白炎帝对世界的功绩在哪里——拯救世界,让世界免于走向毁灭。
  炎帝时代,宇宙面临一次大破灭。或许在当时而言,对凡人根本没有影响,因为所谓的大破灭应该在几万年、几十万年之后出现,对生命短暂的这代人毫无任何影响。但是对神明而言,宇宙末日已经是他们迫在眼前的燃眉之急。
  不单单是天庭宇宙,异域宇宙同样面临这个威胁。两个宇宙积极采取措施,最终天庭选择封印本宇宙的本源,一切能源从外引渡,以混沌中的元气取代宇宙能源的消耗。从此以后,天庭宇宙避免劫数,不会遭受宇宙大破灭的劫数。
  但异域则是用杀劫之类的办法,想要让神灵还天地元气,减少修行之人。于是,选择祸水东引,鼓励诸神和天庭宇宙厮杀,借此减少异域的消耗。因为异域的选择,让原本已经脱离劫数的天庭也不得不接受战争,和异域厮杀。
  为此,造成炎黄二帝的陨落,两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血海深仇。
  但炎帝的意志得以传承,天庭宇宙在后来一直推崇炎帝的理念。以混沌元气取代宇宙自身的本源消耗,让诸神精打细算,以天网维持整个宇宙的运行。
  年初,天帝携手上帝们在混沌中采集元气,然后散入天地分解为各种先天道炁,接下来,各大神脉将元气进一步分解为天道所需的各种元气,维持一年的日常消耗。
  社稷者,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指得是大地中的养分,以及庄稼作物的生气。社稷造化之气,是造化祖炁中分解的一种元气。因为造化上帝一直以来不曾诞生,这部分职责交由福德上帝,也就是福神一脉打理。
  如果天庭不输入社稷之气,就凭一块土地几千上万年的播种,哪里还有什么养分可言?
  每年,天庭给各国送来社稷造化之气,用来种植五谷庄稼和各种植物。但是大周两分,可在天庭眼中,仍然是一体。所以,两国的社稷之气都是一并送来,和前几年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两周都城隍便开始争执。到底哪一方多分,哪一方少分?哪一方五谷丰登,哪一方庄稼歉收?
  神决所决定的,便是这种关乎今年民生的重大命运。
  诸神耐心等待,随后赤霞弥漫晴空,骄阳在南天普照,一尊烈山神女降临城隍界。这神女乃天界鸿福天君,烈山氏的圣女,女登之体,和荀易有旧。
  “元德少君归来,怎么不来我们这边多坐坐?”
  “当日时间匆忙,只来得及前往天王处销假。尚未和云海诸位同道见面。”荀易迎接圣女坐在自己身边:“这次大周赐福之事,是神女在准备?”
  “不错。这本应该是某人的差事,不过某人失踪一年,所以是我在主持。”神女手一翻,面前多出一个香炉,炉中正是这一年的社稷造化之气。
  旁边诸神精神一振,这造化之气若是让他们吸收,足以缔造一位真正的天神。修行者,采天地之精华,夺众生之造化,便是从此而来。
  荀易讪讪一笑,将话题扯开,再度抽取题目让诸神比斗。
  看到这次的题目,他神色迟疑起来。
  “神女,这题目你来?”
  “你若不怕我父日后找你麻烦,我来便我来。”神女笑眯眯看向荀易,青年苦着脸,默默烦恼。
  神女的父亲是一尊先天神人,荀易哪里敢得罪?但是这题目……
  抛绣球,谁拿到绣球,谁占据一定份额的社稷之气。本来荀易想要让烈山神女来,但神女背后那大佬如果看到自家女儿给诸神抛绣球,肯定想歪。
  于是,荀易只好自己来。
  旁边孟翰笑道:“既然是抛绣球,你这大老爷们怎么成?不如换做神女之态为诸神抛绣球。如果谁得到,非但可以拿到社稷之气,还能抱得美人归。”
  荀易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将十分之一的社稷之气注入绣球。五彩绣球镶金挂玉,蕴含山河锦绣之气抛出。
  旁边有史官记录:“元德少君以天命择题‘抛球定命’。地德神君戏言‘何不以绣球订婚嫁?’。少君不语,似有意动之状。遂扔出绣球,诸神抢之。”
  刚写完,忽然有天光落下,刚刚写下的字迹随之消失。史官抬头,看到荀易正含怒看向他。
  于是默默按照事实来写,史官不敢添加一丁点有关自己的臆测。
  “哼,史官?”荀易神情不好看,旁边烈山神女偷偷道:“这段时间,文神们成天找咱们麻烦,你回头小心点。这些掌控笔杆子的人不好对付,我们福神一脉已经不好前往弘圣之书阅读。”
  “怎么,他们连弘圣之书都敢动手脚?”
  “动手脚谈不上,就是以弘圣之书要重新修整为名,杜绝其他神灵对弘圣之书的干涉。想要阅读,必须经过他们审查,有一大堆麻烦手续,想借本书都很麻烦。所以,妙司命大人开放我们福神一脉自己的图书馆,诸神自行阅读。”
  “弘圣之书除却历代神明的智慧外,各地信息的交流有无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受限制了?”
  “嗯,所以往后小心点吧。毕竟你去年给他们下绊子,不少心胸狭隘的人可记恨着呢。”
  荀易默然。
  这时候,北周诸神传来一片欢呼声,十位下场争夺的城隍抱着绣球来复命。
  荀易见状,又扔下第二个绣球。这次被南周抢走。
  反复数次,两方各得四个绣球。
  荀易掂量最后两个绣球,心中暗道:“南北二周,一个地广,一个人多,不如平分造化之气,免得再生波澜,有伤和气。”于是,荀易将两颗绣球一并抛出,一左一右落入两方人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