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926

  那些山神妖灵杂七杂八写下不少状纸,其中还涉及云罗谷几位长老。现在都被云罗谷谷主拿下,送到荀易面前。
  “这些年我把俗事交给两位师弟,不想他们竟犯下这般大错。”云罗谷谷主弃车保帅,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荀易等人明知他跟这件事脱不开身,但也不愿意跟一个门派拼个鱼死网破,于是默许云罗谷谷主的行为。
  荀易更好言安抚:“谷主闭关多日,强行为此事破关出来,想必功行折损不少。来人,赐八德池灵水一瓶,让谷主巩固根基。”八德池灵水,是泰乙界功德池中盛产的灵液,可镇压心魔,凝神静气。
  谷主大喜,三谢之后方才离去。
  这下子,轩然大波传遍整个大陈修炼门派。不单单是派人去做替罪羔羊的问题,更是谁去检举赔罪的问题。
  “这位天官这么大方,跑去检举请罪的人必然可以得到一定赏赐。”各门派长老心中惶惶,相互之间越发猜忌。大家在这几年做的事情都不干净。只看谁先下手为强,谁先去找荀易报告。
  根本不用荀易再出手,大陈门派内部之间爆发一次次明争暗斗。荀易只需派人将罪人送入小世界杀魔。这杀魔功德可都有一份算在他头上。
  坐在家中,功德天将,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
  轻描淡写将这件事解决,孟翰感叹人心不古,带领自己的人前去除魔。许梅在神域中调息养气,准备积蓄实力开辟灵界。反而是荀易这位最先动手的人清闲下来。他、孟晨、任婰在神域宫殿中喝茶,慢悠悠看手底下的人忙忙碌碌,进进出出。
  “无聊啊!”荀易往后一靠,神座自动变成躺椅,翘着二郎腿打发时间。
  任婰在旁翻阅典籍,她加入天庭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翻阅弘圣之书。
  弘圣之书被视作两界智慧神的无上瑰宝,这里记录一整个世界的知识。虽然任婰因为身份问题,弘圣之书绝大部分对她都不开放,但目前开放的这一部分就足以让任婰阅读数百年的。她静静有味读着近古时代那些诗人的诗词歌赋,比较两个宇宙的差别。
  孟晨牛嚼牡丹一样大口大口喝着茶,漫不经心的目光在周边花仙身上打量,用眼神来检测她们的身材。
  “嗯……这个牡丹花仙身材不多,不过比旁边的芙蓉花仙要差点。咦,这位杜鹃花仙更厉害!”孟晨比较诸位花仙,然后瞥向任婰,投去一个同情的目光:“但不管怎么说,任婰殿下比荀昙那丫头还是强多了。”
  思考间,突然有花仙进来:“殿下,外面有书生求见。”
  “书生?”花仙这一说,三神猛然警觉,在他们的感知中根本没有察觉外界有人。
  任婰神念扫描,但在神域之外毫无所得。她神色凝重,对二人摇头:“小心。”
  孟晨皱起眉头:“我陪主神去瞧瞧,任婰殿下在背后掠阵。”
  “不用。”荀易伸出手,一片金叶飘落在掌心。“禳灾解厄”的神通被动激发,叶子上的脉络形成一个“吉”字。
  “他对我没有恶意。”
  “但难保没有神通颠倒天机的法子。”
  “不会,我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功德以及——他是一尊大司命?”荀易语气有些不确定,从神座跳下,大步走出神殿去见神域之外的书生。
  书生面容清秀,手中折扇一摇一摇,在司命庙外观摩风景。荀家人偏好植物,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种植上一些东西。荀易在司命庙周边种植桃树,院落中还有两颗正在绽放红花的桃木。
  书生站在门口,探头打量那两株桃树小苗。
  “如果没看错,这桃树应该是本命神树?”
  每一位神灵都有自己象征性的神木,荀易种在大司命庙的就是桃树。当初和许梅结识,也是因为桃树。所以他在司命庙外种植桃林,院落内还有两颗桃树一左一右象征二神。
  “没错,是我的本命树。神兄前来,有何指教?”荀易神色古怪,天庭那些大司命神他认识不少,怎么没见过这人?而且这位大司命身上的气息让荀易略有不适。倒是跟……倒是跟邪灵殿的大殿主有几分相似!
第0618章
大陈国(一)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书生以礼前来,荀易同样以礼相待,笑脸相迎。
  二人站在院落中,指着红蕊夭桃吟诗作对。
  半晌后书生才道:“我叫子墨,有些事想跟大司命谈谈。此地人多口杂,我们出去说。”说着,去拉荀易的手。
  “主神?”青龙神赶紧阻拦,横在荀易身前。
  “没事,他不会害我。”荀易从孟晨背后转出,和书生子墨一起走出司命庙。
  来到山下,离开神域笼罩范围,荀易停下脚步:“兄台找我,所为何事?”
  “相信荀兄弟也感觉到,我是大司命神。”
  荀易没吭声,而是抬头看向身边的男子。男子个头比他高点,看上去有二十岁左右。他之所以相信子墨不会害他,正是看到子墨身上的三尺赤光。那赤光意味着天地业位,这位男子并非天庭符诏而出的大司命,而是和荀易一样的天地敕命之神。
  子墨的神位,来自天地自封。因此他对子墨保持一定亲切感,这是天地之神之间的共鸣,两人都属于天地之神,隶属于天道。
  子墨折扇一动,身上涌出一股股文思之气:“我辅修文道,当初在天庭的时候曾兼掌文神神职。”
  在天庭的时候?这句话的深意岂非是说现在不在天庭?
  荀易马上想到福神之间的某个传言。该不会他是邪神?但是邪神怎么保持自己的神位不堕?难道是外道信仰?不对,他身上的天地之力浓厚,并非信仰维系的神职。
  天庭神灵大多都有天庭符诏,只要天庭存在,符诏就能源源不断生效,维系自己的神位。如果不想干了,直接隐居逊位,天庭自可找新人接替。都说天庭死板,实质上有很多人性化的举动。
  类似荀易这种天地授命之神,只要不逆天,就连天庭都很难废黜他们的业位。但如果眼前的大司命是逆天邪神,他怎么可能保留天地的眷顾?
  荀易脑中无数个年头闪过。
  “我来自司命廷议。”
  “司命……廷议?”荀易念叨这个名字,感觉有跟天庭叫板的意思。
  “这是我们十二位大司命神建立的组织。这次来想要跟兄弟接触下,顺带请兄弟退出大陈国土。”
  “退出?子墨老哥莫非在说笑?”荀易哑然,自己好不容易来这里一趟,一句话就要让自己退出?
  书生微微一笑,用一种淡漠的神情眺望远处升起的炊烟:“大陈国人不配让兄弟你为他们费心。到时候让魔头将他们都杀了,正好清理渣滓。”
  “你……你来自邪灵殿?”难道司命廷议是邪灵殿的分支?荀易下意识握紧定云锤,神力暗暗催动。
  “不,邪灵殿只是老大在中州顺手建立的组织。勉强要说,属于司命廷议的外围。如今大陈朝虽然有邪灵殿在行动。但主要计划来自荼凯,是他出面将大陈诸神清理,以方便邪灵殿毁灭大陈。”
  “荼凯?”许梅提及过这个人,荀易忙问:“他是谁?”
  “他是你目前搭档的最初一任搭档。”子墨说的比较绕,但荀易马上明白。荼凯就是司命庙曾经的创始人,许梅第一任搭档。
  而且——荀易的直觉告诉他,似乎和自己之间会有很大的一段孽缘。
  “不过这位大司命真是毫无顾忌,居然什么都肯告诉自己?”荀易心中嘀咕,摸不清子墨的善恶。
  “我没什么恶意,对你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子墨似乎知道荀易的想法,大大方方道:“我只是想要让你退出大陈,并且加入司命廷议而已。”子墨闭目,背后升起天光,一尊功德轮冉冉升起。那功德之数有八百万之多。
  荀易脸色一惊:“你怎么有这么多功德?”天地之间自有一股伟力加身,让子墨得到大运护体。哪怕是邪神,被天庭贬谪的神灵,他的气运之昌盛远胜过天庭众多神圣。也正因此,他得到天地眷顾,神位不曾跌落。
  “这……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行?我不曾失道于天地,这就是天地对我的回报。”
  哪怕是神堕邪道多年,天地对子墨司命的眷顾犹在。
  “难道司命廷议里面都是你这种人?”荀易顿时明白,为什么福神们对这些人忌讳莫深,并且不曾动手。一个邪灵殿还能说是给下面人练手,但是一群天神级别的大司命,这足以引发弘寿一脉内部的大动荡。
  一群天眷不曾失去的天地正神,大司命一系有什么立场对他们动手?尤其他们所带来的思想,到底是对是错?大司命内部的态度仍然在迟疑和徘徊。
  暗流,没有一刻停止。
  荀易神色复杂:“为什么?一位天地授命的正神,你竟然选择神堕?”
  “神堕只是我心性所致,经历太多事情后发生变化,和我的立场无关。我仍然热爱这个神州世界。锦绣山河,无尽浩土,这是我最喜欢的丹青画。只是我现在的做法,和原本的行事以及天庭的理念发生冲突。”
  子墨谦和有礼:“兄弟,陪我走走。你初来乍到,对大陈风土人情还不了解,你随我来,看看你想要拯救的大陈国到底是什么模样。”
  荀易迟疑一下,又用“禳灾解厄”神通占卜,同样是吉兆,所以大步跟上去。
  子墨一步步走出,似乎踩在大地灵脉上一样,一步千里,随便几步就带荀易来到一座城池。
  这个城市算是大陈较为繁荣的县城。只是站在这里,荀易忽然感到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大周本来就因为外敌的入侵导致礼乐崩坏,民风还没恢复。但是大陈国的风气,在第一时间让荀易察觉到异样。这里的风气比大周国还差!
  街道散乱不说,行人神色冷漠,明明有人跌倒在地却无人去扶。一个老人躺在地上,他身边留着一摊鲜血。但是周边人宁可从他旁边绕道,也没人敢上前一步。
  最终,荀易忍不住走上前,忽然眼前闪过一幕幕未来影像。荀易看到自己扶起老人,被老人讹诈的未来以及被老人家属诬赖的前景。七八个不少的未来画面不断闪过。
  沉默了下,荀易拿出留影石拍照,并且拜托旁边几个小贩给他作证。不过这里终究不是大周朝,终究不是晴隆城,荀易大少爷的身份在这里毫不管用。只有花钱买东西后,才让那些小贩勉强答应帮忙。
  然后荀易上前扶起老人,施展神通给他疗伤。
  等老人醒来,果不其然找荀易麻烦,招来一群捕快问话。见状,荀易将留影石一甩,让小贩们写下物证,才算摆脱这件事。
  “怎么样?人心险恶,在这里人情淡薄,做好事可不是这里的风气。”子墨带荀易离开,二人依稀还能听到背后那些小贩们的谈论。
  大致上,也都是嘲讽荀易多管闲事。让他们碰到一个大方的冤大头罢了。
  甚至整件事下来,连一个人的感激都没得到。所有人都对荀易的举动不屑一顾,因此功德树不会记录为善行。
  功德树对善行的记录要求,就是你做事之后得到旁人的感激谢意。不论多寡,只要旁人感激你,那么就算是善行。但是在这里,哪怕荀易出面救人,也没一个人升起答谢的念头。老人自身没有,他的家人同样也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