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26

  刘氏听了,默默点头。她刚刚搬到城里不久,所以才不知道荀易的风评。
  “说起来,他跟你们家也有几分渊源。”一个买苹果的老汉忽然想起一事:“你娘不是在文曲庙那边卖糖?”
  “哦。是刘大婶那件事?”另一个卖花的姑娘笑道:“去年刘大婶摔伤了腿,就是这位公子亲自背回去的。”
  去年刘氏还没嫁过来,所以不了解这些,又多问了几句,才知荀易平常为人。
  荀易因为从小心疾的毛病,为人乐观向上,也喜欢助人为乐。在他看来,这种行为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意义。除却偶然做一些虐人的恶作剧外,他简直是外人学习的最佳榜样。
  另一边,白福和荀易谈论《功德经》。
  “这些小事当然也是功德。”白福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扶老人过道,帮别人捡起掉落的东西。助人为乐,你念头通达,对方也有感激之念,这当然视作善行。”
  “但这可是修行正宗法门,这种善行岂不是太廉价了?”荀易忍不住问:“难道我天天做这些事情就能得道?”那么往常他天天干,也没见自己得道啊。
  “恶人十年不行一善,善人一日可行数善。这功法本就是照拂善人,提倡善行的。不然炎帝时代怎么号称天下大同,路不拾遗呢。”白福在一大早就化作毛笔跟着荀易,荀易和荀昙的对话听得分明。
  “那么,这样就能得到神通?”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这门功德修行道的等级晋升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善行,一个是善功。善行指的是你做的事情,不计算功德值,做一件事情记录一个善行。就算是你救人或者完成一次救世,跟刚刚帮忙接菜篮的善行一样,都算一件事情。一件善行,功德树长出一片叶子。按照叶子的数量慢慢壮大。”哪怕荀易救助黎民于危难之际,如果时间上没有岔开,功德树上也只会有一片叶子。
  回忆太上经中描述,荀易道:“十件善行第一重天,五十件善行第二重天,三百件善行第三重天,就算是四重天的郡城隍也只需要一千三百件善行。这未免太廉价了。”
  “所以这门功德修行法是神道最普遍,最大众的功法之一。而且,公子不要认为善行很容易。您想想九重天的时候需要多少善行?”
  “一亿件。”
  “是啊,一亿件善行。按照一天十件最简单的善行来算,一年才三千多件善行。一百年才三十多万件,一万年才三千多万件。这样来算,你还觉得这种行善很容易么?”
  短时间内操作很简单,但贵在持久。连雪姨那种大毅力大智慧之人都在半路放弃,足见这法门后面的艰苦。
  “先易后难,为的就是广布传人。大多数人,只要坚定一下立场就可以完成三重天的修业。这也是炎帝时代,人人皆有神通的缘由。”
  “但是后面差距逐渐拉开,亿数善行,真正能做到的人除却永恒不朽的几位大神外,又有多少人呢?”
  “再者,想要晋升等级的话不是还需要另一种东西?”
  “善功?”
  “天庭福神一系有天福宝禄盘,上面根据每一件善事颁布功德值。善行仅仅是一个晋级的资格,而真正突破用的是功德值。这就相当于法力。奠定一重天需要数百功德值,而修炼一重天就需要数千功德。至于二重天的修炼以万计算,到了三重天时功德值需要更多。”
  “五重天的下限是百万功德成神,这一步就阻拦很大一部分人。更别说上面那万万亿之数的九重天功德。”白福当初扪心自问,默默把曹侯为他挑选的功德经送还,他的性格实在不好修炼啊!
  “但是公子没事,只要保持平常心即可。”
  荀易平日里口碑不错,在外人眼中并没有什么大家傲慢任性的习性。如果碰到有人摔倒,顺手就上去搀扶了。林林总总算下来,每天都有两三件善行。所以前面记录善行对荀易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真正有问题的,是功德值。像荀易这种顺手之劳的善行,仅仅恩惠一个人,得到一份感激之念,在当时就会化作一点功德值。
  所以,想要借助帮人过道推车这种微小善行积蓄功德值。绝对不要奢望后面那些大境界的天授神通。
  不过龙歌一口气给荀易八百功德值,让他奠定基础,进入功德九天中的太和天境界。若非善行太少,此时已经可以得到自己的第一个功德神通。
  九天境界,随着一代代天帝的换代也截然不同。
  炎帝时代的九天并非现在层层叠加的形式,而是两天横空,中天高悬,其他八天平分一天。黄帝时代立三十三天,除却中央一天外,三十二天四方如柱平分八天。
  因此,《九天鸿功元德太上经》里面的等级也有变化区分。但总的来说,就是按照一重天到九重天的等级排列。
  现在龙相帝时代,依照龙相帝自己创造的九重天来排列:清安太和天、清晖太明天、清平太蒙天、清梵太育天、清曜太常天、清霄太元天、清虚太微天、清玉太晨天、清玄太极天。
  走到书院门口,前方突然有一女子摔倒,荀易赶紧上前扶起,功德树再度记录一件善行。
  “胡姑娘,你没事吧?”
第0028章
往昔事
  荀家小楼,当荀易离开后荀昙马上换了一副模样,上二楼去找昨天荀易关进来的马经义。
  马经义一开始想要逃,后来被雪姨找人用绳子绑住,喂了几碗药汤后总算老实下来。
  见荀昙站在门口,看了一眼,马经义低下头,颓然无语。
  “是谁指使你的?”荀昙冰冷着脸,她年纪比荀易还小,但从小经历异大陆的征战,深知人心险恶。荀易收留马经义,她就有几分不愿意。
  这种敌人,就应该问出口供后直接杀了,省得日后反噬。
  “……”马经义不说话,荀昙深吸一口气,双手弄花,彤红色的杏花如香云艳霞在手中扩散。荀昙的声音飘飘忽忽,稚嫩的少女似乎突然变成一位美艳并充满诱惑性的风韵女子:“告诉我,是谁指示你贩卖洛如笔,你在城中的同伴还有谁?”
  “我不知道。”马经义当即脱口而出,但随着荀昙施展“红杏倚霞”,意识随着杏花慢慢飘散,被杏花迷惑精神,一点点被荀昙挖出信息。
  红杏倚霞,十二花律中象征二月杏花的绝招,有迷神,惑神之效。
  “你信奉的那位邪神是谁?”
  马经义脸色挣扎,目光呆滞,吞吞吐吐说:“文襄君。”
  文襄君,荀昙皱皱眉,她对内地了解不多,并不知道这位邪神的名号。“看来,回头要去文曲宫问一下,看看这位文襄君是何来历?”
  “你在城里面的同伴是谁?昨天是谁给你通风报信,让你离开晴隆城的。”
  “是——是胡晓曼。”
  ……
  胡晓曼甩开荀易的手,扶着墙慢慢站起来。荀易说:“胡姑娘,实在不行我去找张淼来接你?”
  “不用。”胡晓曼拍去身上的土,突然看到手掌擦破,鲜血慢慢渗出。
  荀易挠挠头,看了看四周,突然道:“你等下。”说着,荀易把手帕塞给胡晓曼,书箱扔到地上,自己跑去左拐角的一家医馆。
  “……”胡晓曼想要甩开就走,但荀易的书箱落在地上,而周围也渐渐有书生开始走入书院。为了防止荀易书箱被别人拿走,只好站在原地,一点点拿手帕擦拭伤口。
  过了一会儿,荀易抱着药水、牛皮纸袋以及纱布回来。拿着药水和纱布,不顾胡晓曼挣扎给她上药,裹上纱布:“昨天我就看你身体不好,这两天没好好吃饭?”
  将一个牛皮纸袋递给她:“刚刚给你买的肉包子,今天正好是香芹牛肉馅的。”
  “是井明斋的?”
  “当然,我跟那边老板熟,多要了几个。你回头跟张淼一起吃,就算是我昨天答谢你们了。”将另一袋肉包放到书箱,背起书箱,扶着胡晓曼,慢慢走到西学门口。
  忽然,胡晓曼看到远处街口的父亲。那位刀疤男子盯着搀扶顾晓曼的荀易似笑非笑。胡晓曼脸色微变,推开荀易匆匆进去女学:“这两天,你小心点。”
  “啊?”荀易摸不着头脑,旁边看大门的大婶轻咳一声,再看看四周女学生们望着他,赶紧把药酒和纱布递给看门大婶:“大婶,如果张淼来了,你把这些给她。就说胡姑娘受伤,中午别忘给她换药。”说完,绕路回去东院。
  “唔……今天的肉包馅料不错,似乎还有几个特殊味道的?”一边吃,一边走,就在他走到拐角的时候白福突然叫出声:“公子小心!”
  “嗯?”荀易没反应过来,跟拐角跑出来的一个少年直接撞上。
  砰——
  荀易摔了个四脚朝天,脑袋磕在地上,恍惚了半天才回过神。
  “啊啊……不好意思。”那少年摔在地上,赶紧起身,不好意思摸着脑袋傻笑:“刚刚走神,没注意拐角的人。”另一只手拉起荀易。
  “不,我也有问题。没注意看路。”荀易拍拍土起身,只可惜刚刚的肉包子是彻底不能吃了。
  抬头和少年对视,这少年年纪跟自己差不多大,面庞白皙,五官分明,眼睛明亮有神,一身游侠打扮,背后带着箭筒,浑身上下透着不羁气度。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荀易下意识道,眼前这人似乎很眼熟,尤其是那双眼睛。
  “你也这么想吗?”少年松开手,笑嘻嘻道:“我看你也挺眼熟的,就好像前世见过一样。我叫孟翰,你呢?”
  “孟春之始,瀚海无穷?”荀易念叨了一句:“好名字,我叫荀易。”
  “日月之易?”
  “没错。”荀易皱皱眉,下意识说:“下一句你是不是要说,孟荀之道?”
  “你也这么想?”孟翰看着荀易,摸着下巴:“总觉得这一幕好像在哪里出现过一样。”
  “博阳?”荀易突然念出一个人名,孟翰隐约觉得有些耳熟。脑海深处依稀浮现三个男孩在漆黑洞窟里的场景。
  “老大,你还不进来吗!”顾阳突然从墙上跳下来,狠狠一拍荀易肩膀,将二人惊醒。
  荀易看了看时间,对孟翰歉意说了句,和顾阳匆匆赶去上课。顾阳临走之前瞥了孟翰一眼,跟上荀易的脚步。
  “感觉到了吗?他身上似乎有一股神力。”孟翰耳畔突然传来无名人的声音:“而且神力品质很高。”
  “嗯,想必也得到过一些奇遇。不过这跟我们无关,我们还是追查邪灵殿要紧。”孟翰自言自语,好似在跟谁说话一样离开内城。
  “昨天城外那股力量你应该也感觉到了。那应该就是邪灵殿三君之一的文襄君。”
  “这么说,前不久感觉到的邪气果然是文襄君在搞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