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符录(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02

  接着,命河在时间的推动下,开始向下流动,来到第二纪龙凤纪。龙凤交战争夺洪荒天地的霸权。而其他那些鸿钧之流的大能,纷纷隐世不出,坐看龙凤之斗。到最后始祖双龙,和初始凤凰统统身死,开天四灵化作先天阴阳二气散布洪荒。接着,凤凰一脉玄鸟出世,一统飞禽一脉。龙族一脉金龙苍龙出世。开始了第二次龙凤之战……
  而后,在第三次龙凤之战的时候彻底定下大势,凤凰败退,龙族惨胜,但是也就此退出洪荒舞台。
  命河继续流转,来到第三纪玄黄纪,命运长河上直接出现三个巨大的神相,高高站于命河之上,三道神光遮盖直接将这个时代屏蔽起来。太古三皇的威势莫过于此,玄黄气密布整个玄黄纪的历史都被遮掩起来。命河接着向下直接便来到上古三纪。
  四神君镇压四极开始,渐渐拉开上古的序幕。接着太一紫光等人相争星主之位。太一从天界废墟上托出大罗天,借此联手伏羲女娲开辟九重天宫。鸿钧与玉京山证道混元,邀请天下仙神开讲混元大道,建立玄门,与东王公西王母统领天下诸仙。女娲与大地之上抟土造人,接引太古人族气运,太古人皇之道借此重兴。后土怜悯众生,与地界幽冥之中斩十万鬼神,开辟轮回与天地众生一线生机。
  不过,这时候,那些大能纷纷出手了,将自己的命河直接遮盖了起来,或者直接从命运长河中提了出来。
  接引准提两位圣人抢先出手,一朵金莲、一颗菩提相伴从命运长河上升起,托出一方极乐世界。刚才,接引帮助开辟命河可不是白白帮忙的,一朵朵金莲打入命河中。这时候,那些莲花纷纷托起西方众生的命运因果,直接落入接引的极乐世界中。
  接引默诵四十八宏愿,站在命河之上一指极乐世界道:“吾发宏愿普度众生,凡入吾极乐世界,从此得尽极乐,不沾因果,不入命河。”
  话音刚落,命河突然一个大浪向极乐世界的虚影打去,无数因果金链纠缠在极乐世界上,想要将这方世界重新托入命河之中。
  接引不慌不忙将十二品金莲托住极乐世界,所有因果统统纠缠于十二品金莲上,以此灵宝代替极乐世界众生承载无数因果。
  “这位倒是大慈悲,只是这金莲到底承载有限。日后因果纠缠,这金莲少不得也是一个残缺破碎的下场。”烛龙抬首看了一眼,也不计较接引如此作为了。有因必有果,以十二品金莲立下极乐世界,日后金莲破灭极乐世界随之而消亡。
  三清等人见到接引准提如此施为,摇摇头。对着鸿钧一请。“还请老师出手!”
  鸿钧颔首率先出手,命河之上升起一座玉京山,鸿钧也不将其完全提出命河,只是伫立在命河之上。瞬间将整个命河截断,而后命河从玉京山流过,一条条瀑布垂下。这每一条瀑布便是一位大能的命运之所在。而鸿钧将洪荒所有人的命运统统汇聚到一处,归结于玄门门下。便是刚才接引建立的极乐世界也有一股恒河净水流到玉京山上。
  洪荒诸仙神脸色齐齐一变,这位的意思是天下修行尽出玄门,一举要笼络了所有仙神气运吗?
  “哼!不过就是在玉京山讲了几次混元道果罢了,便想就此将天下大能气运归拢?本宫承你这个情,但是想要将本宫的气运归入玄门,还是差了点。”女娲伸手一指,象征女娲娘娘的那道气运命河,直接化作一个七彩光球从命河上飞离,遥遥悬挂在命河上空。“太清入驻人族担任人教教主,可是本宫首肯的,如此因果已了。”
  接引准提对视一眼,接引念了一声佛号:“仙道初兴,吾等西方一脉自有传承,非道祖玄门所处。但鸿钧道祖开辟混元大道,吾等西方也是承道祖这个情。现如今玄门大兴一统仙道,吾等作为仙道一支,也承认玄门的掌教地位。”话音一落,极乐世界中流入玉京山的气运之河便小了一半。不过玄门势大,接引等人到底不似女娲那般底气充足,有着人族神族做后盾,西方教也要向玄门低一个头,承认玄门的正统地位。
  “老头子可没有听了你的讲道,这气运想来也不必归入你的门下才是吧。还是按照当初的法子走吧,老头子吾的气运便是时间长河与命河一体,再不显化。”烛龙轻咳一声。象征烛龙的那道朱色气运之河突然一变直接消散开来融入整个命运长河中,再不见踪影。
  风烨眉头一挑,这位手段够狠啊,时间长河本就是烛龙所开,烛龙将自己的命运与时间长河相融合自然也可。而且如此一来,谁要是打杀了烛龙,时间长河直接截断。那份因果业力可没人愿意去抗啊。当初要不是烛龙收了天诛,还真没人敢于杀害这位与命河一体化的神祇啊。
  四神君看了烛龙施为,一个个也纷纷将自己的气运从玉京山上提下来:“吾等镇压四极可没有去听过你的讲道!”随后,一些先天大神自问与玄门无关的,都把自己的气运从玉京山上,提了下来,重新汇聚到一起直接从命河上流过。
  玉京山一开始可是险些截断整个命运长河的,整个命河都要通过玉京山向下流去。但是随着那些大神将自己的气运从玉京山提走,从旁边绕道而过,玉京山的声势顿时小了下来。据风烨目测,最多也只有一半的大能气运还是通过玉京山而接着向下走的。
  鸿钧面无表情,这种后果早在鸿钧的预计之中,那些先天大神那个不是傲气得很,如何会平白无故将气运送与玄门。那些先天大神将气运从玉京山拔离之后,在玉京山一旁直接联手汇聚了一条大河,这便是象征神族气运所在的神河。
  鸿钧对着三清一示意。三清联手,玉京山上突然有三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接冲出命河立于天边,拔高到女娲的七彩星辰,接引准提的极乐世界一般高度。而有一些仙人的命运河流也流过这三清峰上,代表着是玄门的三清嫡传。而类似镇元子这种玄门散仙,不拜三清。虽然与鸿钧有些因果,也就是在三清峰外自开山头罢了,一道河流潺潺从玉京山万寿峰而过。
  接着,命河继续向下流动。又是一片迷雾,太一身死的那段时间直接被笼罩住了。果然不愧是上古洪荒三大谜团之一啊。风烨默然看了看,接着顺着命河向下看去。
  突然,风烨从中看到一个片段。一条跟黄河有着七八分相似的河流,其上有着两位大能在交战浊浪翻滚,洪水不断。其中一人赤发人面,脚踏黑龙,而另外一个手持河伯印,化作一条黄龙与其缠斗。这是上古河伯被巫祖共工斩杀那一段?
  没等风烨看个仔细,命河接着向下走去。风烨甚至看到了自己出身于燧人部落那一段历史。风烨眉头一皱,大袖一挥,直接将自己这段历史给遮掩了起来。一条九头神龙从命运长河中咆哮而出,不断在命河中翻腾。龙尾连着太古而出,龙身深埋与上古三纪,只有龙头显露而出不断向未来延伸。
  不过,虽然风烨没有听了三清讲道,但是作为仙人也算是仙道一脉,自然受到鸿钧的辖制,一道九色气运灵泉从玉京山上不断冒出。象征风烨的气运也分支与玉京山。不过这还不算完,毕竟很多大能也都是如此。但是在另一面,一条滚滚大河中一道黄色的精气不断流转。在神族的气运长河中,元馗的气运也在于此啊。
  好尴尬啊,风烨面色一红,自己的气运不但在仙道玉京山中,便是神族的神河中也有所关联,这种两面派可不讨好啊。
  不过,风烨又看了一会儿,心下稍安。西王母、九皇真母也皆是如此气运横跨仙神两道,便是伏羲后土的气运也是如此。
  风烨不由传音伏羲:“陛下为何不如女娲娘娘一般,将气运从玄门分离?”
  “好歹孤暂掌了玄门天帝之位,这气运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分离,而且你不也是如此,南极帝君的位置挂着,真要是彻底溶于神族,那玄门如何放得过你吾二人?你没见后土娘娘的气运也是如此吗?”
  自己的气运如此可不光是因为南极帝君的位置啊,风烨默默道。神玄双修,虽然修行起来很是方便,但是日后神玄之争的时候,可就尴尬死了。看来自己日后必然要选择偏重一方了。
第一百零五章
帝女
  天极山,风烨自命运长河归来之后,便在此默运元神。一方面是参悟自命运长河那里得到的历史借此参悟天道演变,一方面神农继承人族共主的位置,作为神农的老师风烨的气运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元神庆云上,一道金光不断流转,时而汇聚龙形,时而复又消散,这便是风烨的帝师业位了。要是神农再进一步证道人皇之位,风烨借此也有莫大好处,会彻底成为帝师一脉的源流。
  “可惜还差一步!”风烨睁开眼不由叹道。毕竟人族共主只是刚开始,接下来还有的事做,距离神农证道人皇还有几十年呢。不过,做到人族共主的位置上不出意外,磨砺几十年也就够了,也不用自己在瞎操心了。
  距离神农接任共主之位过去了三年,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风烨掐指一算,算到在这三年中,在神农听訞的不懈努力下居然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不过,神农还算是敬重自己这个老师,现在已经几个月大了居然还没有取名,留给自己来取名。
  只是,风烨为这个女孩掐算了一下,不由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风烨暗中有了决定,从库房取来几件事物封入三个玉盒中。并招来耀阳童子对其吩咐道:“你刚刚自烈山部落归来,又要你去神农那边一趟。”风烨将三个玉盒递给耀阳:“这三个玉盒上面早有书写名讳,贫道已然分配好了,还有这一道符诏你拿过去交给神农就是。”
  “启禀大老爷,不知这次小童是否要在那里呆上一段时间?”
  “不必了,当初神农游历人族的时候缺少磨砺,所以不方便带你前去。而烈山部落也要人看守,才让你留在烈山部落守护。不过现如今,神农部落有了听訞在那里镇守,也不惧那些妖魔鬼怪,你办完事早些回来便是,毕竟这天极山也缺少人手。”
  “谨遵法旨!”说完,耀阳童子就向神农部落飞去,像这种经常在风烨身边露脸的心腹童子,风烨也是会传授一些秘法的,比如那风烨自创的赤光遁法。耀阳本就是火中精灵对此自然上手很快,天天在外面奔波有这种遁法也很是便利。
  ……
  “可惜还差一步!”就在风烨感叹的时候,却不知道天庭之上也有人这般感叹着。
  伏羲看着自己面前的燧印,有着三尊法相立于其上。一个人首龙身,一个人身蛇尾还有一个则是身居水晶肚、头顶双角的人类法相。
  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帝气皆数汇聚在燧印之上,只可惜那人皇神农还未归位。相较于天地二皇,人皇法相颇为虚幻不实,看来还要等神归位之后再说了。伏羲掂量着燧印不由想到。到底是好友,两人不愧默契的很,风烨想着借助神农证道成就帝师,伏羲也想着借助神农证道一举炼成燧印。
  随后取出崆峒印,伏羲冷冷看了一眼。受了一道天谴便是这崆峒印身为顶级先天灵宝也绝不好受。伸手一拍,崆峒印上五条神龙直接飞出,盘落于燧印之上,在三皇法相之下又有五德帝相而出。
  由此,燧印上金光四射,三皇五帝人族帝气统统汇聚其中,得到天道认可,日后人族只有这一件人皇圣器主宰人道帝王之变化。只要日后三皇五帝圆满归位,这件灵宝也就会大成晋升为后天功德至宝了。
  “不过如此一来,那燧印的名字倒是小家子气了。阿烨那家伙也真是不会取名。”伏羲小小鄙视了风烨一下,沉吟一下:“便叫做龙华玺吧。”
  伏羲看了看失去了五德龙气的崆峒印直接从顶级先天灵宝跌落下来,伏羲分离出一个化身拿起此物便向天极山而去。
  到底崆峒印乃是九头一脉至宝,虽然风烨默许交由自己执掌。但是自己也不能不知好歹不是?再说,其中的龙气被抽了出来,对自己也没有大用了,还是借花献佛还给九头一脉好了。
  ……
  烈山部落。神农从耀阳手中接过三件玉盒,拿起符诏一看,对着耀阳道:“有劳你又跑这一趟了,可要在部落小憩?”
  “不必了,老爷说了早去早回,东西送到也该归去了。”说完,耀阳施了一礼,便化作一道赤光飞去了。
  “夫君,老师怎么说?”听訞抱着刚出生不久的次女走过来道。
  “老师留下三个玉盒,分别是给吾等三个儿女的,你来看看。”说完,神农将符诏递给听訞。
  炎居的礼物还好,中规中矩的一块护身玉符,听訞神念一扫,其中有着一本《千符经》乃是风烨总结而出的符修符咒。毕竟,炎居乃是风烨再传首徒,自然会将门中道法流传与他。
  不过,听訞看到风烨给自己大女儿准备的礼物时,便不由一惊。“这不是老师的燧琴吗?老师将自己的佩琴也赐下来了?”
  “你在看看老师给吾等小女儿的东西吧。”神农从玉盒中拿出一块玉石交给听訞。
  “这是一块水玉?”听訞到底是水神,对于这东西还是认得出来的。“这是给小女的?”听訞皱紧眉头,这水玉倒不是说不好,但是相比代表着道统传承的《千符经》以及老师的随身佩琴,这水玉就实在太过普通了。而且元馗、听訞都是水神,水玉什么的根本就不缺少。
  “不单单是一块水玉,吾曾听老师提起过。此物中有昆虫沉与其中,好像是叫做琥珀。不过便是如此,也很是不公啊。”神农皱了皱眉。
  “算了,‘长者赐不可辞’想来老师自有算计才是,那可曾为小女取名?”
  “关于小女的名字,老师根本没有提及。只说日后让其自己取名就是。”
  “自己取名?怎么可以这样,如此一来差距也太大了吧。”听訞不由怨道:“这炎居、玥萱都是老师亲自取名,赐下重宝皆是门中之物。这次女只是一块水玉倒也罢了,而老师连名字也不曾取?况且,老师可是连小女见上一面都不曾见过,要说得罪也算不上吧。”
  “不若你去元馗师叔那里问问?”神农想了想道。
  “也好,从师叔那边也好打探一下师尊的打算。”听訞对着神农道。
  风烨元馗乃是一体,洪荒那些大能众所皆知。但是听訞出道较晚,也没认识什么大能,自然不曾知晓。神农再怎么是人皇人选,也是凡人一个,没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事,自然也不会知道。
  听訞与神农商量了一下,抱着小女儿便向黄河龙宫行去,至于小女儿会不会淹死?不说听訞本就是水神出身,自然会有所防护。单说她的女儿自然也非凡种,乃是半神之躯,而且凭着她的家底,一颗避水珠足够解决了。
  黄河龙宫,元馗看着下方的听訞,听其道“师叔,弟子这次主要是为了小女而来。单说这长者赠礼,吾等不敢多言,毕竟都是老师所赐之物。但是,不知为何老师不愿意为其取名?这跟其哥哥姐姐的待遇也太了吧,日后他们兄弟姐妹又要如何自处?”
  元馗抬首看了看听訞怀中的女儿道“道兄之意,孤也曾知晓。此女日后当有一场死劫,不宜早些取名,待其死劫度过再说吧。而且道兄留下的那块水玉也是其日后机缘之物,倒也说不得什么偏颇之说。你为其母当好生为其保管才是。”
  “原来如此,多谢师叔解惑,只是不知道那死劫——”听訞先是一松气,但是听到死劫,心中不由一紧。
  “道兄对此早有安排,既然不愿多言,孤也不好越俎代庖。只能告诉你四个字‘顺其自然’日后自见分晓。”
  元馗看了看听訞若有所思又道“不过你来的也正巧,孤正准备对长江动手你就来了。此番回去你收拾一下,吾等便准备一举掌控长江吧。现如今淮水那边也爆发动乱,想来也没工夫兼顾长江这边了。济川也有大半入了孤手,距离一统四渎也是不远了。”
  ……
  天极山,风烨从伏羲手中接过崆峒印,抚摸端详了起来:“没想到此物还有回到九头一脉手中的时候,倒是多谢陛下了。”
  “那里,你不嫌弃其中的帝气被吾吸收,跌落成为一件上品先天灵宝就不错了。”
  “帝气到底是陛下所需之物,人族不可拥有两件人皇至宝,贫道也是明白的。而且没了帝气,这崆峒印照样也有大用处。”
  “大用处?什么用处?”伏羲推演了一下,却算不清楚,仿佛天机被遮掩了一般。
  “道兄知道天地五方旗吗?”
  “自然知道,当年人皇九头氏订立五方五行号令五方神族,奠定人皇一脉的根基。要说起来,孤的五行之道也是来自于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