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符录(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502

  阿弥陀念动佛珠,座下九品金莲绽放白光,硬生生演化出十数个小千世界将那些舍利子送入其中,借助这些小千世界的力量来帮助这些佛子成道。
  魔道太猖狂了!不单单在人族九州上对诸多人族圣贤动手,西方二洲上又有六位欲界魔王对诸多轮回中的佛门中人动手。就是阐教几位金仙的转世之身也被魔头不断袭击。连域外也不是一番安宁,原始魔域突然有无数天魔涌出开始对神霄法界冲击起来。
  看到群魔乱舞,魔道在三界和域外不断肆乱,仙神佛三脉道统不约而同达成默契,纷纷出手打压魔道。
  天庭之上,昊天上帝奉元始天尊法喻,命闻仲这位雷部天尊将日后的魔修雷劫向上调整了三倍。原本魔道渡劫就比仙道要难上许多,如今又被调整三倍,几乎有了仙道修士的十倍之难。
  佛门中,准提圣人将自己的七宝妙树交给善乐,也就是药师琉璃佛,让他带着东方琉璃世界诸多佛主去欲界堵门。
  然后阿弥陀将自己的接引神幢交给摩光宝焰王如来,让其带着诸多同门去幽冥血海应对冥河老祖。
  还有燃灯佛祖,如今燃灯佛祖执掌佛门灵山道统,佛门二圣便让他去看护诸多佛修的转世之身,将诸多佛修收入门下。更重要的是阿弥陀的那位嫡传大弟子如今经历百世轮回,正要证得无上佛果,便让燃灯佛祖亲自前去看护了。
  对于那位阿弥陀的大弟子善慧,波旬魔主可是虎视眈眈。当初既然不能阻道接引,那么因果循环找他徒弟报仇就是。
  赤县神州,烨龙氏从本尊那里接过炎黄玉佩直接催动九州神鼎,将九州结界威力全开。九鼎中除了豫州鼎以外其他八鼎纷纷点燃,鼎中燧火熊熊燃烧化作一只只火鸟在九州上空飞舞。
  这些火鸟普通人看不到不说,还是专门针对魔道修士而来。类似冥河等大能的化身倒也罢了,那些刚刚修魔的小辈可就倒霉了,直接被燧火幻化的火鸟给烧成灰烬。而且烨龙氏在九州结界中也暗中调整了一下,将魔道设置为九州结界的第一打压对象。
  也就是天庭雷劫跟九州结界共同打压魔道,日后魔道修士人丁稀少,但是每一位魔道修士也都是一时人杰天纵之才,同辈之中都是以一当十之辈。
  星辰海,勾陈率领星辰海诸多星神操控神霄法界,化作九霄天雷对那些域外天魔轰击过去。随着天魔的身死,一缕缕魔气重新流回原始魔域化作本源魔气将原始天魔的伤势愈合。
  魔道向来自私自利,就算死上一批天魔又如何?只要自己能够证道不就是了?原始天魔活动下身子看向如今空旷的原始魔域,虽然他如今没有痊愈但是也已经恢复五成实力。
  如今的原始魔域光辉暗淡,稀稀落落只有几处魔光在不断闪烁。每一处魔光都应对一座天魔宫,象征有一位魔主在此坐镇,但是这些魔主没有一位步入混元境界。那些混元天魔要不是被原始天魔吞噬,就是如溟荒一般跑到域外躲了起来,生怕遭了原始天魔的毒手。
  “也罢,日后随着人道大兴,众生的负面情绪又会壮大吾等魔界,魔主也会重新多起来。”原始魔主自言自语道。
  对于这位魔主来说,这所谓的原始魔域就是他的菜园子,其中的魔主也都是他种下的魔种,当这些魔主壮大之后也就可以将他们吞噬来补全自身。
  随着原始天魔的复苏,星辰海中的战事也渐渐落幕,虽然诸多星神面带笑容,但是在星辰海核心处的九皇真母确是面色难看。原始天魔借助这些天魔元气养伤的事情,皇母自然也是看出来了。
  皇母的目光透过原始魔域看向元始魔宫,原始魔主神色一动,感到九皇真母在窥视自己,嘴唇微动:“日后皇母复生之时,本尊必然送上一份大礼。皇母对你的亲人们应该是很关系的吧?如今皇母禁足星辰海,那么这些人就让本尊好好替你照顾一下吧。”
  魔主刚刚说完,一颗闪亮星辰从星辰海升起直接冲入原始魔域撞击到元始魔宫上面。魔宫一阵轰响,整个大殿不断晃动起来。
  “如果他们几个出了事,日后就算你躲入永劫之地,老身亦要将你抹杀!”
  “嘿嘿——”原始天魔笑了笑,心念一动,命河中有几道黑气对风烨紫微等人的命河纠缠过去。
  不待九皇真母动手,象征风烨的气运上方凭空出现一条九头神龙法相将原始天魔幻化的几道黑气给冲散。
  “魔主真的当吾等九头一脉随你算计?”九头神龙一阵咆哮,又是一阵雷火对原始魔域砸去,虽然在刚刚进入魔域的时候就已经消散,但是风烨的态度也已经表明。
  就算贫道修为不如你,但是你要算计吾等一脉,也要考虑后果!
  原始魔主目光一寒,本欲再度出手,不知道又想到什么,不再理会二人,反而将一缕魔念转世人族之中。
  地府中,后土娘娘看到风烨心神不知沉入何处,炉鼎中的火焰突然大涨,连忙施法将火焰压制下去转化文火。
  风烨看到原始魔主又沉寂下去,连忙对后土娘娘道谢:“幸亏有娘娘主持,不然的话这榜文也要出事了。”
  “这次魔道来势汹汹,可要妾身帮忙?”后土娘娘担忧道:“妾身适才有感,那位魔主居然也神念转世人族了。”
  风烨闻言面色一变,随后又镇定下来:“人族之中如今有太清圣人坐镇,那位魔主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不过风烨还是将情况传给烨龙氏。
  烨龙氏闻言之后,直接把这道信息传给女娲,而他则带着孔丘三人去拜访李耳。
  李耳如今已经是东周藏书室的史官,负责看守整个藏书室。
  烨龙氏带着三位门人直接在藏书室中现身。
  “圣人真是清闲,吾等在外面打压魔道,也就是圣人在此拿着书籍偷闲吧?”烨龙氏将老子面前的书籍拿了起来,正是自己当初为人族编写的人族历史。
  “老道可没闲着。”李耳将金刚镯抛向空中,其中突然有一十三股魔气涌出。
  “道友的燧火对这些魔道大能威力还是有些欠佳,老道见此机会也只好把这些魔道修士给敲打一下了。”李耳对烨龙氏道:“当初老道既然跟道友立下约定,自然要好好清场一番才是,吾等的战斗可不许这些魔道随意插手啊。”
  “圣人总算做了一件人教教主该做的事情。”烨龙一屁股坐在李耳对面:“吾得到消息,那位原始天魔主伤势已经恢复大半,如今也已经魔念化入人族了。”
  李耳闻言,八景宫中的本尊立马开始推演起来。过了半响,李耳开口道:“不行,那位魔主在转世夺舍之后,又反复夺舍三次将自身踪迹遮掩起来,本尊要推演他的行藏也要大费周章。”
  烨龙眉宇之间扭成一个疙瘩:,这位天魔之祖可是最让他们担忧的人,烨龙氏如今心中也隐隐有一些不好的预感,好像自己那些门下也会有一些危难。
  “那些先姑且不说,道友身后的这些弟子倒是不错。文道,也不愧是启蒙智慧最佳的道统。”老子向烨龙身后的孔丘三人打量过去。
第十四章
百家初立
  虽然老子口上称赞文道,但是不论是李耳还是烨龙也都明白,比起仙神等先天大道来说,文道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就是妖道鬼道之流也可跟文道一比。
  只是老子打量孔丘三人不由眉头大皱,展扬是靠着宿识积累的智慧文气才能够宝箓化虹,倒不被老子放在眼中。只是展扬原本就是金仙之流,日后或许也有登临大罗的可能。
  而那位徒子旦(姜旦)是人族先贤转世,日后又是百家诸子之一,由不得李耳不上心。而那位孔丘同样也是百家诸子,他头顶的文气跟其他两人还有些许不同。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起烨龙的纯粹文道之法没有破魔之功,这位孔丘头顶的文气中隐隐有仁德祥瑞之气作伴,恐怕等闲外魔根本就不能靠近,日后文道说不得也就在这位手中发扬光大。而且同样是日后百家诸子之一,这位身上的气运可是比徒子旦要雄浑深厚多了。
  此子日后必是吾道大敌!李耳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三个顽劣之徒,如今还不能参悟天书妙法,哪里值得圣人这么夸奖?”烨龙氏看到老子眼中的寒光,打哈哈道。
  “倒是可否借圣人宝地一用?吾欲将此处的书籍统统记录在案,以便日后教化人族所用。”
  “这藏书室的说法原本就是来自于你,说起来也算是史家一脉,你随意就是。”
  ……
  经过三道联手打压,三界中的魔道终于沉寂下去。当然这只是面子上的平静,波旬魔主仍然在盯着善慧的转世之身,准备对这位日后的佛门之主动手。而冥河等人也由明转暗不敢在过分攻击那些转世圣贤,而是另谋他法准备日后勾引这些圣贤,让他们的思想走入歧途堕入魔道。
  又是几十年的时间,烨龙氏将门下诸人再度遣派出去。尤其是孔丘,作为日后儒家的创始人,烨龙氏对其可是寄予厚望。
  一日,紫气席卷,烨龙氏作为人教大圣,突然心中有感向火云洞看去:“百圣图已经开光了?”
  百圣图是伏羲为日后诸子百家大兴而炼制的一张宝图,只要一脉道统立下,百圣图上立刻就会显出法相。
  “百圣图应该由老子来开启才对,这么说道家道统居然已经立下了?”烨龙神色一动,向函谷关看去。
  “好一位太清圣人,居然靠一部《道德经》就能镇压整个道家的气运。”
  《道德经》可以说是华夏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老子没有在道家留下任何一件灵宝,只靠着此部经书便将整个道家的气运给镇压住。
  “既然你立下道家,那么吾等也可以动手了。”烨龙将史鉴抛向空中。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吾烨龙氏为历法之神,创史家一脉,记载吾人族千秋盛世,启示后人。以‘史鉴’为镇运之宝,镇压吾道气运。凡吾道中人,当不畏强权,不慕虚荣,以公正心记录一切历史。”
  史鉴上一道赤气冲天,象征史家的真正确立。火云洞中,轩辕夫妇正在看着百圣图上的老子圣像,突然在道家老子左边又有烨龙氏手捧宝鉴的法相显化。
  神农夫妇原本正在游历人族,看到烨龙氏立下史家也不由笑了。神农言道:“既然老师都已经出手,吾等也不好耽搁了。”
  神农袖中抛出当初跟农道一同创下的耜耒两件功德神器:“吾神农氏为农业之祖,在此立下农家一脉,愿吾族人日后民生安康,不受饥饿之苦。”
  两件功德圣器接引天空中的功德金光,品质直接大大提升。只是如今农家初立,又没有什么正经传人,神农直接就把此二物抛向姜国交由姜氏一族看守,日后转交给农家传人。
  接着,神农举起一本经书:“吾神农氏号医药之祖,在此以《神农百草经》和慈善仁心镇压医道气运,愿医道后辈承吾之愿铭记医德,以仁为本,济世救人,方不负吾等一身医术。”
  医道立下,神农本草经得到功德金光加持成为一件功德至宝,被神农赐给一位叫做扁鹊的医者,此后医家也在人族中开始广泛流传。
  听訞看到神农立下医农两家,也取出一副锦绣山河图对天言道:“吾名听訞,欲立下秀家,以女工之艺传女德之道。
  天地之间始分阴阳而出万物,人族之中有男女之别而得以延续。阴阳对立,男女平等,吾等女子岂能做男子附庸?
  前有娲皇定伦治世,又有诸皇帝妃教化人伦,夏有女娇母仪天下,商有妇好带兵征战,周有三太而孕育诸多贤王。吾等女子自顶半边天,为人族延绵子嗣,何须以美貌姿色侍奉他人?”
  秀家,原本之意是裁缝绣补,也就是女工之活。但是在听訞的延伸下直接成了教化女德之所,传下女子独立自强之法。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就是农家都能够有“一日不劳一日不食”的思想观念,从女红中延伸出女德倒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女德者,可不是所谓的少来从父,壮来从夫,老来从子的唯诺之道。战国之时,儒教不兴,三纲五常未立,女子的地位还是很高,很多女性也会执掌权柄,做的功绩未必比男性要差。
  秀家女德贯通女红之道,将女德之法分为五等:最下者缝补衣物,只得其艺,可自食其力;下者,居家安宅,相夫教子,为贤妻良母。中者,以笔墨刀剑为针,文可提笔作诗,武可带兵杀敌,以文才武德传世;再上一等,可辅佐君王统御后宫,执掌朝政,母仪天下,此为后德;而最上者,素手挽山河,以江山为布,苍生为线,绣出自己的锦绣江山,创下自己的王朝国度,何劳他人之手?
  “壮哉!好一个素手挽山河!”骊山仙子也就是女娲,听到听訞的立家之言不由大笑起来。
  “谁言女子不如男!上古之时,吾等女性照样也是提枪作战,部落首领吾等女性也可当得!只可惜自本宫之后,人族共主居然无有一人以女子身居之,甚是可惜!”女娲暗中施法将一股造化紫气加持在听訞绣出的那副江山锦绣图上面。
  秀家?看到百盛图上,又有一位女子手持针线,脑后顶着一副锦绣山河图站在神农旁边。
  轩辕不由苦笑:“皇嫂闹出这一出,日后皇兄可有得头疼了。”
  “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一旁的嫘祖不屑道:“吾就觉得这秀家很好,吾等女子原本就不是男子的附庸之物,有本事你们自己生孩子去!”
  轩辕扭头看向嫘祖等四妃,看到四人面色异彩连连,心中不由暗自叫苦:“皇兄,好歹你只有一位元妃,皇弟这里可是有四位妻子啊。”
  不说轩辕这边,就是娥皇女英等人对秀家的创立也是乐见其成。不愧是吾等元妃之首,曾经做过天下母的人,这一句话可是说到吾等心坎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5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