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元符录(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02

  看来,也要找那位好生商议一番才是!烈山部落供奉她这么久,总不好一点力都不出吧?一念至此,风烨头顶一道云气分出,直接飞向烈山部落。
  ……
  烈山部落,云气裹着风烨的神念来到此处,直接落在烈山部落旁的社稷神庙。
  此神庙便是炎居托梦与烈山八代首领榆罔,让其为女娲娘娘所建造。毕竟,榆罔乃是炎居的直系后裔,听到自家老祖的要求自然不敢不从。
  神庙中,尊奉女娲为社稷之主,左右祭祀土地社神以及五谷稷神为属神。其中稷神便是炎居,自然也会庇护烈山部落。而榆罔原本德行不甚高,不喜杀生,也就是借助炎居才坐稳人主之位,没有被人给叛乱了。
  看到社稷神庙香火鼎盛,云气一溜烟直接就进入神庙。神庙乃是一位神祗的神域所在,岂是他人可以擅自闯入的?
  风烨不过刚刚进入神庙,便被人所感知到,周围环境随之一变。一片祥云圣境,中间有着一团五色光辉,大放光明照亮整个云海。
  好浓郁的愿力香火!风烨看着这个云海不由一叹,这里的祥云可都是那香火愿力汇聚而成,而中间的那座行宫便是女娲娘娘的神念之所在了。没错,神念,毕竟神庙中的神像开光也会请下一丝神念入驻神像。而女娲娘娘至尊至贵,便是一缕神念也是有一座单独的宫殿。
  云气一阵变化,显出风烨的身影,走入五彩神殿。神殿上首,只有女娲娘娘静坐在上方锦床上。
  “贫道玄极见过娘娘!”风烨的化身对着女娲打了一个稽首。
  “道友来了?”女娲伸手一指,下方左首出现一张锦座:“道友此来所为何事?”
  “自然是为了那五帝中的黄帝之位,轩辕师从阐教上仙广成子,不知娘娘如何打算?”废话,风烨所言就是废话,那轩辕还是女娲娘娘动手投入凡间,女娲如何不知晓?风烨也不过就是借此打开话题罢了。
  “炎居这小子倒是不错,这为本宫建立的神庙倒是精致大气。”女娲也不接话,直接开始赞颂这神庙的建筑。
  风烨一挑眉,知道还有下文,继续听女娲说话:
  “不过,现如今烈山部落虽然衰落,但是人心淳朴,常常来此祭祀本宫。本宫作为社稷之神,念及一份香火情,自然要保住烈山部落才是。
  日后黄帝证道必然要经过一次杀伐之事,此为天数,本宫也不便阻拦。只是在本宫的庇佑之下,可不希望烈山部落就此被有熊氏战败从而赶尽杀绝。”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风烨心中稍定,当初要炎居这么大费周章给女娲娘娘立庙,除了是为了分薄后土娘娘在人族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女娲念着一份香火情,看在炎居神农的面子上,庇护神农的血裔后嗣不被黄帝彻底赶尽杀绝。
  “那么,主动逊位如何?榆罔比起前几任烈山氏可是差得多了。他对于人族政史也不甚热心,不喜杀生,不若让其如华胥部落那般直接逊位吧。”
  “但是,那场杀伐之事要如何做?本宫听说,天尊有意借助这黄帝之争来进行仙道杀劫不是?”女娲玉指敲敲床沿道。
  “娘娘何必明知故问?娘娘在烈山部落这里难道就看不出来,烈山部落的气运已经有所变化了?”
  女娲闻言,也是一阵不喜:“双头龙,果然是不祥之物!先将巫门的气运融入人族,然后借助人族争夺人主之位,也是本宫小看后土妹妹的手段了。
  不过,后土妹妹不惜耗费自身精血,以一滴巫祖精血,投入凡间化作九黎之主为的便是一争人主之位。所以,你的意思是吾等便随了妹妹的意思,让她去争上一争?这场杀劫由九黎部落和有熊部落主导,烈山部落在一旁看戏不成?”
  “娘娘圣明!”风烨拱手道。
  “这种假话就不必说了。”女娲摆摆手,手指揉了揉额头:“那么,过些日子便让人在人族中散布榆罔欲要退位的消息吧。”
  “而且,于此同时要散布,九黎首领战力无双,可继承人主之位,对吗?”风烨接茬道。
  “如此一来,传位当天榆罔直接传位给有熊氏。当着诸多人族首领的面,想来那九黎部落也下不来台。而且,听了那些好话,其心有不甘。这么一来足可以挑起九黎和有熊的战争了吧?”女娲与风烨相视一笑。
  ……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一开始一切皆在女娲风烨的预料之中,九黎氏看到榆罔传位与轩辕,直接带领族人负气而走。
  九黎氏回去之后,直接打着“轩辕软禁榆罔逼迫其让位”的名头,借着救助榆罔的借口直接便向烈山不漏发动攻击险些将榆罔抓走。
  而榆罔带领烈山部落族人撤退至东海之畔之后,诸多部落也不由传出各种谣言,说是轩辕不得天命,无有道德才有了九黎造反情况。而且轩辕原本因为路途遥远来不及救助烈山部落也被曲解成:轩辕心胸狭隘,坐看烈山部落被九黎部落攻击,而他就此坐收渔翁之利,忘恩负义不思榆罔传位之恩。
  ……
  社稷神庙,由于榆罔将烈山部落迁移至此,那神庙自然也一并跟了过来。
  风烨女娲两人愁眉苦脸。风烨对着女娲道:“娘娘怎么看?虽然一开始这些事都在吾等预料之中,不过九黎氏后面怎么看起来有陛下的影子?陛下不是已经闭关了吗?什么时候出的关?”当初风烨去讨要土德真龙之气,伏羲便准备闭关了。后面这黄帝之事,也都交由风烨和女娲主持了,所以风烨才会直接来到社稷神庙一待便是数年。
  “这个本宫也不知道,不过本宫以为,兄长那里你自会去说的。于是这些年,本宫也没去火云洞。”
  风烨一阵无语:“好吧,贫道还以为吾等的算计娘娘会告诉陛下呢!现在好了,陛下出关了,吾等谁也不知道,都没去火云洞与陛下商量。陛下看着目前的情况居然直接支持了九黎部落。”
  女娲琢磨了一会儿:“说起来,有熊部落当初也是少典部落的一支所出,当初少典部落闹瘟疫,一些族人直接逃到姬水建立有熊部落,而剩下那些人被你所救,大兴了烈山部落。所以,两者之间具有血缘关系,也可说是兄弟部落一脉相承。这也是吾等支持有熊部落的一个原因,毕竟也是华胥部落传承不是?但是,那九黎部落乃是后土一脉巫门所出,兄长为何要借此支持九黎部落?”
  风烨迟疑了一下:“该不会是因为九黎部落和烈山部落世代通婚,所以在陛下看来也具有华胥部落血脉。而且巫门在怎么说,也是神族一脉,相较于玄门支持的轩辕,想必九黎更得陛下欢心吧。”
  就在这时,那太清圣人表明态度了,玲珑塔直接落于有熊部落之上。而与此同时,伏羲也拿出龙华玺九条金龙镇压九黎部落气运。
  风烨,女娲:“……”两人傻眼了。人族中四位管事,太清伏羲都表态了,剩下就他们俩人了。
第三十六章
兵戈乍起
  “道友认为现如今吾等该如何?”看到这情况,女娲直接问计于风烨。
  “轩辕是吾等一致看好的黄帝之选,又是有巢氏转世,得了土德真龙之气。比起后土娘娘凭空造化而出的大尤可是要好多了。”大尤便是九黎首领的名讳,至于“蚩”字其本意为愚笨,不堪,丑陋。蚩尤就是说,愚笨丑陋的尤,是后来轩辕与大尤添加的名讳,借此讥讽于他。
  接着,风烨又道:“但是,陛下既然已经支持了九黎巫门这一边,吾等也不好直接唱反调,必须给陛下留下颜面才是。
  九黎部落尊奉牛为图腾与烈山部落一脉相承,也可说是炎帝这一脉,占据人主之位倒也说得过去,所以才会得到陛下的支持。
  所以,吾等要借助一些大尤失德,凶狠残暴,不能服众的理由,请陛下放弃大尤。”
  “如此一来,吾等可以让其二人连战三场,让大尤连胜三局。如此一来,也是给兄长留下颜面,让大家看到借助兄长的势九黎一脉才能大兴。而后兄长放弃之后,九黎一脉瞬间大败,足以彰显兄长的手段了。”
  “连战三场?”风烨琢磨了一下:“如此也是可行,当初神农证道可是经过诸般劫难,两次大行于人族,受了好几次死劫,四位帝女也是纷纷遭劫,才有了而今的地位。而黄帝之位,虽然不及人皇之位,但是也要历经劫难才是。现如今,轩辕到底是太安逸了。”风烨点点头,为女娲的主意找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那么,吾等二人要如何选择?现在就摆明态度支持轩辕?”女娲又问道。
  这才是关键啊,虽然他们属意轩辕,但是不能明着给伏羲唱反调啊。风烨看了女娲一眼,要是自己提出来站队轩辕一边,日后伏羲知道了,女娲绝对反手将自己卖了,由自己在前面顶缸,承受伏羲的怒火,她在后面看戏。
  “贫道才疏学浅,想不出应该如何是好?不知娘娘怎么看?”风烨直接将皮球又踢了回去。
  女娲知道风烨不上当,沉吟了一下:“那么,吾等不若两边都不站,直接表明态度站在烈山部落这一边?”
  烈山部落?这样也可以啊,榆罔传位与轩辕,自己表明站在烈山部落一边也可说是支持轩辕,而九黎部落与烈山部落一脉相承,也可说是站在九黎部落这一边。嗯,作为一个两面派,咳咳,这该说保持中立,倡导和平才对。嗯,就是这样!风烨心中不断想道。
  “那就请娘娘出面与陛下交谈吧!”
  “那么,就有劳道友去给兄长解释吧!”
  风烨、女娲异口同声道。
  “……”
  “……”
  两人一阵对视。
  “道友和兄长关系甚好,此事还要有劳道友才是!”女娲对风烨说道。这可是苦差事啊,说不得就是被伏羲一顿怒骂。
  “不不不,娘娘和陛下乃是嫡亲兄妹,可比贫道这个外人要亲近多了,此事还是要娘娘出面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风烨对此玩起来还是很纯熟的。还是娘娘你去舍身奉献一二,抗住陛下的怒火吧。
  经过一番争持,两人终于达成默契,女娲去找伏羲解释,而风烨则去找元始天尊商议轩辕的三灾之劫。
  接下来,风烨回归天极山通过辰光镜看着轩辕与大尤交手,不由大松了一口气。总算一切都按自己等人的剧本来走了。
  第一次大战,虽然轩辕一方有天神应龙,帝师广成等人相助。但是九黎一方,有巫门支持,巫神风伯雨师纷纷投入大尤座下。又有鬼神开道,腾蛇爬行。联手巫门八十一个部落。与有熊部落交战三天三夜,轩辕大败。
  就在即将山穷水尽之际。轩辕冥思苦想,一日入梦:梦见大风吹起,天下之尘垢一扫皆空,天地随之一清。又梦到一个手持千钧之弩的大汉,驱赶着千万只牛羊。
  后来,轩辕召集大臣,来为其解梦,寻到风后、力牧两位大贤,力挽狂澜,逃回姬水。然后,有熊部落休养生息,以风后主政,搭理内务,而力牧为将,训练兵将。
  不过风后、力牧皆是华胥部落所出,尤其是风后,风姓更是华胥部落的本姓。如此一来,将华胥部落拉拢过来,在伏羲心目中自然有所加分。
  接着,轩辕又听风后建言,迎娶烈山氏榆罔之女彤鱼氏。借此联姻烈山部落,力抗九黎部落联盟。获取了烈山部落的支持,两大部落开始合流也就有了炎黄的雏形。
  在此之前,轩辕有元妃嫘祖氏、次妃方雷氏,烈山之女彤鱼氏便是轩辕的三妃。加上后来的嫫母,此为轩辕四正妃。
  彤鱼氏带来烈山部落的技术,教导有熊部落种植之法,女子梳妆,烹饪之法借此传播与有熊部落。为此,彤鱼氏在轩辕心目中地位极重,仅次于元妃嫘祖。
  得到了诸多大贤的帮助,轩辕励精图治,便和大尤开始了第二次交战。不过,轩辕这边在发展,九黎部落也不落人后。大尤发明了五金冶炼之法,锻造利器,大兴兵戈之道。日后也就此被封为兵主,乃是战争之神。
  第二次大战,阐教诸多上仙纷纷而至,与巫门那些巫神在天空中交手。而下面,大尤占据兵戈之利,一时占据上风。又兴云布雾,将轩辕困于山谷之中,所幸有风后制作指南车指引方向,轩辕才能勉强逃离。看到下面的人族不给力,上面的阐教诸仙也随之撤退。
  二次交战,皆是九黎一脉获胜,而第三次自然便不可如此了。元始天尊、太清圣人还有女娲娘娘也容不得九黎巫门获胜。
  天庭之上,神农也被风烨告知,自然知道要如何做。神农请来西王母,由西王母派遣座下九天玄女入世传授轩辕天书兵法,虎符印剑。
  虎符乃是兵戈神物,为日后兵权之象征,乃后世兵家一脉镇运之宝。而神印乃是神农为轩辕炼制的帝玺,号令人族所用。至于那把神剑则是神农从风烨这里讨去的首山赤铜炼制而成。
  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乃是神农借此传道与轩辕,教导其农耕之法以及治理人族之道。没错,此剑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轩辕剑。
  第三次大战,乃是最终之战,自然要慎之又慎。有熊、九黎两方积极备战,开始各种准备。
  ……
  天极山,风烨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不由眉头一皱。知道耀阳女娃在东海之上正有一劫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