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侯(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007

  “公主比我更适合。”
  许久之后,剑供奉沙哑着开口道。
  宁辰明白老者的意思,青柠说过他体内真气属寒,而夏妙语先前的招式中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刺骨的寒意,若指点修行的话,夏妙语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她是公主。”
  宁辰平静地说了一句,便没有再说其它的。
  老者再度沉默,不知在想些什么。
  宁辰也不着急,静静地在一旁等待,他虽然修行时间尚短,但也知道武道一途,门派观念是多么守旧。
  这个请求有些无礼,若非他身旁没有人可求,他也不会求到老者身上。
  “一招机会,你不倒,我教你一招。”
  约么十息之后,剑供奉平静开口道。
  “多谢。”
  宁辰眼中并无欣喜,郑重谢过之后,旋即起身。
  他清楚老者有多么强,所以,并没有什么可欣喜的。
  老者给他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教他的机会,也是一个可以拒绝他的机会。
  宁辰起身后,老者也起身了,然后,宁辰的神色更加凝重了。
  老者的行为说明他并不会放水。
  一招换一招,公平公正,却也一点也不公平。
  夜风很冷,即便两人身下便是篝火,枯枝燃烧时,响起噼啪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如此清晰,不远处守夜的禁军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将目光望了过来。
  就在这守望的一刹,剑供奉的剑动了,怎么出鞘的没有人能够看到,待众人回过神时,剑分明已经出鞘了。
  无争无欲的一剑,来得毫无征兆,不带一丝真气,也用不着任何真气。
  这是他给宁辰唯一的机会,九品巅峰强者的真气若动,方圆十丈都会被斩开,这便不再是机会。
  所以,这不公平的一战,又显得十分公平。
  剑之真意,不过快,准,集中。
  剑供奉的剑够快,够准,又够集中,本来,宁辰没有避开的机会。
  然而,宁辰来到这个世间后,养成了怕死和谨慎的性格,尤其是面对长孙,每一次都会下意识避让半步。
  今日面对剑供奉,他同样也下意识退了半步。
  但是他不是剑供奉,他的半步退的不够准,因此剑供奉的剑不再够准。
  一剑入体,数步连退,宁辰强忍痛楚,施展青柠教他的身法,再避三步。
  剑依然刺入了身体,宁辰还是没有避开,不过,也不需要避开了,他没昏,每倒,便是胜利。
  “从今晚起,我教你用剑。”
  剑供奉拔出了剑,一指封住了宁辰的伤处,旋即淡淡道。
  “多谢前辈。”
  宁辰捂住胸口,轻咳道。
  “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赢来的。”
  说话间,剑供奉盘坐在篝火旁,重新将剑放在双膝上,闭目养神。
  宁辰也坐在了一旁,开始调息,老者的剑没有杀意,伤口并不算深,比起这剑伤,还是昨天那一箭来的更重一些。
  又过了一个时辰,老者睁开眼,宁辰也同时醒来。
  “你去挥剑,练到我说停为止。”
  剑供奉手一动,不远处的马车上,一柄黑色的铁剑飞来,铿然一声插在宁辰身前。
  “是。”
  宁辰拿起剑,走到一旁,一下又一下的挥了起来。
  剑供奉眼神不变,旋即再度闭了起来。
  宁辰也没开口问,用心地挥着手中的剑,一下,两下……
  简单的挥剑,简单到任何人都能做到,然而,宁辰挥的多了,挥的久了,却发现,原来挥剑真的很难。
  任何两剑都无法挥到同一到轨迹,任何两剑也无法挥到相同的力量,宁辰挥了一夜,胳膊都快没了知觉,却依然执拗地坚持着。
  天亮后,队伍赶路,宁辰一边走路,一边练习挥剑,体内的真气这个时候倒是起了作用,最起码可以及时减缓胳膊的酸痛感。
  “今晚,练习刺剑。”
  夜幕降临时,剑供奉再度开口了,依然没有教宁辰招式,而是将练习的方式改挥为刺。
  宁辰点头,然后默默地练了起来,不问缘由,不问结果。
  山岭的路比众人想象的要难走的多,送亲的队伍载了太多东西,马车难行,可没有马车又不行,所以,赶路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本来一天的路程三天还没能走出去。
  宁辰在三天中,没有学到招式,却学会了挥与刺……
第33章
一招之情
  单调而又枯燥的三天,宁辰收获的东西却比往日加起来都要多。
  他没有注意到,自从他的修为步入二品,他身上的伤势就比从前恢复的要快许多。
  经过宫中神奇的金疮药调理,他左胸靠近肩膀处透体的箭伤已没有那么痛,老者的那一剑更是已无什么大碍。
  其实,他一直好奇宫中的金疮药究竟是什么做的,只是没有机会去问。
  当然,除了神齐的大夏皇宫出品的金疮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用剑的手是右手,而他的伤口都在左边,否则再好的药也经不住他这么折腾。
  对于宁辰练剑的方法与进度,夏妙语,剑供奉甚至四百禁军都看在眼里,却从未有人去打扰。
  勤奋,愚蠢,这是夏妙语的评价。
  勤奋,勉强,剑供奉的看法稍有不同。
  勤奋,十分勤奋,这是大多数禁军脑中的想法。
  夏妙语是武道天才,自然看不上宁辰练剑的进度,剑供奉算不得天才,一生信奉勤能补拙,对宁辰的进度勉强能接受,而大多数禁军由于眼光不到,基本就是在看热闹。
  但是,不论是谁,都不能否认宁辰的勤奋,很勤奋,非常的勤奋。
  第三天夜晚,剑供奉拿起了古剑,带着宁辰远远离开了队伍营帐。
  回来时,已是午夜过半,宁辰一回来便坐地调息,神色苍白的有些吓人。
  剑供奉第一次回了帐篷休息,苍老的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
  幸好,这一夜无事!
  谁都不知道剑供奉与宁辰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唯一知情的两人当晚回来后就回去调息,脸色难看的可怕。
  到了第四天,绵绵无绝期的赶路终于看到了希望,站在山路上,远远望去,一座城池坐落在苍茫大地之上,众人心神立马受到鼓舞。
  那是山门关,大夏十武侯之一的布衣侯镇守的城池。
  布衣侯,传奇一般的称呼,镇守山门关十六年,从未回过皇城,在其成名之时,如今军中大部分士兵都才刚刚出生,对于这位武侯,了解并不多。
  但是谁都知道布衣侯并非世袭的武侯,而是从一介布衣一步步爬上来的,布衣两字,便是对其来历的鼓舞与褒奖。
  大夏十武侯皆是传说的人物,不论兵法还是武力都极为强大,大夏侯爷极多,但武侯千百年来却从未超过十位。
  这是大夏最高的武力,镇压国运的人物,每一位的存在都让周围国度感到沉重的压力。
  长孙一脉为何能出一位皇后,最大的原因,长孙一脉有两位武侯。
  十武侯中,清河侯是前任夏皇在位就已经封的武侯,坐在西北,北武侯镇守北疆,抵御北蒙王庭,布衣侯坐镇东北,威慑真极国。
  而在最难的西方,血衣侯独挡一方,让永夜神教不敢轻易来犯。
  西南方,由于度厄寺及那位恐怖的度厄寺住持的存在,大夏亦有一位武侯坐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