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侯(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2007

  那个时候,他刚入宫,就被一个刺客吓的半死,他和她做了交易,她不杀他,他救她出去。
  他看到了刺客的脸,是个女人,美丽的不像话。
  后来,他们便相护扶持,尽可能的在这陌生的皇宫中活下来。
  她是他来到这个世间,最先接触到的人,只是,她现在忘了他。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曾想过去寻找答案,却始终放心不下长孙这里。
  他在等,等两朝战争结束后,长孙安定了大夏,他便可以放心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
  小明月很快就沐浴完出来,自己穿好衣服,头上顶着一个大大的毛巾。
  “你帮我擦。”明月把毛巾递过来,憨笑道。
  “好。”宁辰接过毛巾,旋即包起小女孩齐腰的长发,一点点仔细的擦着。
  小明月的头发很长,女孩子爱美的天性总是有的,不可能因为帝王的身份而消失。
  “好了。”
  宁辰使劲地揉巴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旋即满地点头道,多漂亮的小姑娘,长大后一定比凡聆月好看。
  等了小半个时辰,明月的头发干的差不多了,宁辰叫人进来将浴桶挪走,然后,拍了拍小明月的布帽,道:“去睡吧,我们明天还要出宫。”
  “嗯。”明月乖巧的跑到自己床上,旋即和衣躺下。
  就在这时,宁辰突然感觉胸口一闷,掩嘴压抑地咳嗽了几声,一丝丝鲜血顺着指缝躺下。
  小明月望过来,宁辰赶紧不留痕迹地将手放了下来,用被子遮住。
  “我想听故事。”明月眼巴巴道。
  “好。”宁辰压了压心口的沉闷感,旋即又给小女孩讲起了灰姑娘的故事。
  明月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俏丽的小脸带着一抹笑意,很漂亮,也很可爱。
  生来为帝王的日子对小明月来说,并不幸福,反而跟着宁辰的这些天,她感到很快乐。
  不论什么时代,这个年纪的小女孩总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捧着怕摔着含着怕化了,但,小明月没有父母,只有每日学不完的治国之道和看不完的奏章。
  凡聆月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尽可能的为小明月铺路,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小女孩身上的负担。
  宁辰和凡聆月的观念不同,更喜欢潜移默化的用行动和言语教育小明月,从来不主动强加什么。
  这是小明月最美好的年龄,他希望小女孩能开开心心的度过,而不是每天活在负担之中。
  夜渐渐深了,宁辰坐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日后的事情,不论如何,他都要帮长孙度过这个难关。
  压抑的咳嗽声,一声接着一声,丝丝鲜血淌下,与佛一战,度过了死劫,却度不过活罪。
  一夜很快过去,天亮之后,未央宫中出现了一辆马车,然后载着宁辰和小明月朝宫外的新侯府赶去。
  两人走的很低调,却还是挡不住有心人的注意,三皇子和十皇子当日就送上了拜帖。
  宁辰看着两封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拜帖,眼睛眯了眯,这是在逼他做出选择。
  他的立场,注定不能长时间摇摆不定,如今,除了几位征战在外的武侯,基本所有的权贵都已经站好位,他在皇朝,就不可能独善其身。
  他是唯一在京的武侯,两位皇子定然会全力争取。
  武侯不同普通的贵族侯,封侯之后,随时都有调动十万以下大军的权利,这种权利连皇子都不可能拥有。
  大夏的武侯在大夏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从第一代武侯开始到现在,大夏的天下都历代武侯用生命打下来的,可以说,大夏的每一寸疆土都流有武侯的鲜血。
  大夏的贵族侯可以世袭,但武侯不可以,每一位武侯都有着赫赫战功,就连昔日背叛的北武侯都不例外,这也是为何,武侯在大夏有着如此惊人的威信。
  可以说,武侯的权利不是朝廷给的,而是自己打下来的,没有让天下将士都心悦诚服的战功,这十万大军的调兵权,不过只是摆设而已。
  拜帖送来后,宁辰很快就提笔回复,内容很简单,身体有恙,不便见客,还望见谅。
  在他做出选择之前,这客不能见。
  然而,半日后,另一封拜帖送进了府中,宁辰意外的同时,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送上拜帖的不是别人,而是凌烟阁的主人,月涵衣。
  他出宫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皇宫中安插眼线。
  如此推断,这月涵衣背后的人着实不是普通人。
  宁辰想了片刻后,同样婉言拒绝。
  若是他没有猜错的话,这凌烟阁真正的主人极有可能与两位皇子中的一位脱不了干系。
  世上不可能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他前面刚回绝,这面拜帖又紧跟着送到。
第128章
寿宴
  月涵衣没有放弃,第二日,拜帖再次送到,只是这次送拜帖的是梨儿。
  数月不见,小姑娘长高了一些,昔日的花骨朵有些要长开的意思,眉目之间,露出三分少女的柔媚。
  十三四的年纪,正是花开的时候,宁辰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些小孩子被卷入阴谋的风波中。
  月涵衣的行为,再一次触怒了他。
  “梨儿,把这封信送你你衣姐姐,不能偷看。”宁辰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柔声道。
  “好。”梨儿点头应道。
  梨儿走后,宁辰手一挥,将身前的拜帖彻底化为了碎屑,这幕后的人,看来是迫不及待要拉他站位,皇位之争,果真让这些人都有些丧心病狂。
  他的信中,只有一句话:若你的凌烟阁不想要,本侯随时可以帮你平了。
  凌烟阁,月涵衣看到梨儿带回的信后,后背微微有些发冷,她没有想到,宁辰会这么不念旧情,半点面子也不给。
  她丝毫不怀疑这信中威胁的真实性,一个在佛国可以下令屠掉数万佛徒的人,怎么可能会在乎她一个小小的凌烟阁。
  “怎么样,他还是拒绝了吗?”屋中的屏风后,一道温柔的男子声音响起,问道。
  “恩。”月涵衣恭敬回应道。
  “那便算了,过两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寿辰,届时有的是机会,不急在此时。”屋中的男子平静道。
  “是。”月涵衣低头道。
  太识公府,太识公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了知命侯府。
  宁辰看完,眉头一皱,太识公什么意思。
  两日后长孙的寿宴,太识公劝他莫要参加,在府中养伤即可。
  长孙的寿宴他不可能不去,谁的话都没用。
  只是,两位皇子必然会趁机拉拢他,这的确是件麻烦的事情。
  长孙和三公都还没有确定下一任夏皇的人选,他现在若是贸然选择,肯定会被长孙骂死。
  静武公府,静武公同样写下一封信送到了知命侯府,意思一样,让宁辰莫要出席皇后娘娘的寿宴。
  他们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封下第十位武侯,但宁辰立下的功劳确实无法再压制,他们顾忌皇城局势的同时也要顾忌大夏将士的心情。
  不过,他们绝对不想看到一位在京的武侯参与到皇位之争中。
  如今皇城的局势已经够乱了,在参与进来一位武侯的话,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宁辰接到静武公的信,看了看,和太识公的信一同放到了一边,如今,儒首,将首都写信来,下一个就是宦首了。
  果然,没过多久,惜羽公的信也送来,内容一模一样,命他好好养伤,莫要参和这些事情,只是语气稍显僵硬了一些。
  宁辰对惜羽公的印象很一般,对于信中命令的语气更是不感冒,看完信后直接攥成了碎屑,让人扫了出去。
  这个世上,除了长孙,谁都没资格命令他做任何事,三公也不例外。
  两日后的长孙寿辰他一定会去,至于两位皇子,他能避则避,避不开的话接招便是。
  他可以退,却并不代表可以一退再退。
  皇位之争,本不是他应该插手之事,但逼急了,他就不管什么应该不应的破事。
  长辈的话要听,不过偶尔任性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硬着头皮挨一顿骂就是了。
  史司,负责记录大夏史书的官员在记录大夏最年轻的一位武侯时,面带震惊,写下了重重地一笔,宁辰,大夏新历二年春,封武侯位,封号知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