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侯(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007

  长孙冷声一哼,怒道,“他是从未央宫出去的,为何不能回,本宫还没死,看谁敢造次!”
  青柠不再说什么,抱着宁辰,跟随长孙一起回了未央宫。
  明月默默地跟在一旁,始终都不曾说过一句话。
  未央宫中,宁辰被带到了曾经的房间,明月和青柠守在床边,长孙则亲自去皇宫的供奉殿取药。
  没过多久,长孙拿着三个玉瓶过来,直接递给了青柠。
  她不懂药,不过,这已是宫中除了先天丹最好的丹药。
  “龙天丹。”
  青柠看着其中一个紫色的玉瓶,美丽的眸子中闪过一抹异色,这是大夏千年来自己研制出的唯一的天字丹药,药力甚至不输于古时流传下来的几种天丹。
  丹药和玉瓶一样,都是通体紫色,青柠将其轻轻放入宁辰嘴中,然后,运转真气,小心地化开丹药中的药力。
  这个世上的几种带有天字的丹药,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服用的,单单那庞大的药力都会将一个人生生胀死,宁辰现在是昏迷状态,身体极端虚弱,她必须一再小心。
  龙天丹和转天丹一样,对于内伤有很好修复作用,不同的是,龙天丹的药力相对缓和一些,这对于现今的宁辰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剩下的两种药,并非天字丹药,却也是极为珍贵的灵药,等到宁辰身体稍微好转后,便可以服用。
  床边,明月从脖子里将坏人送她的护身符取下,为其带上,然后继续默默地守在一边,一语不发。
  见状,长孙眼睛微微眯了眯,这个护身符是宁辰上一次出事时,她放在他身上的,没想到竟会在这北蒙的小皇帝身上。
  看起来,宁辰对这小家伙不是一般的在意。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小太监脚步声,片刻后,恭敬的声音传来,“启禀皇后娘娘,北垂城有战报送来!”
  “知道了。”长孙回应,旋即看了一眼床上的宁辰,转身离开。
  大夏的事情太多,她无法长时间守在这里,她首先是大夏的皇后,之后才是未央宫的主人。
  天谕殿中,战报送上,长孙拿着奏章,眉头越皱越紧,她有些不明白,这北蒙军师究竟在想什么。
  这一天的夜晚,大夏西南边疆,佛国弟子在脚底绑上宽木板,踏着泥泞再一次试图北上,守在南漓江岸的四千禁军奋力抵抗,借助天险,勉强挡下了佛门的步伐,一战之后,四千禁军伤亡过半,剩余不足一千五百人。
  又一日后,度厄寺住持战败的消息终于传来,佛国弟子顿时大乱,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儒门的四位掌令带着三千儒门强者出现,以强大的武力和阵法攻破了古兰城,一日之间将城中残存的五千余名佛国弟子尽数俘虏。
  儒门的强大,毋庸置疑,这是大夏的千年,亦是儒门的千年,四位掌令全都是半步先天级别的强者,加上三百儒门最强者,再配以夫子传下的困天阵,甚至能与三灾境的先天一战。
  不过,四人在率领儒门弟子前往西南边疆的路上,就意外收到了度厄寺住持战败的消息,这让四位儒门掌令心神一震,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佛国势微,此消彼长之下,古兰城只是一日便被攻破,毫无悬念。
  佛国的失败,来的如此之快,让所有以为大夏快要完了的人再次震惊,世人再次看到了这个无敌千年的皇朝深厚的底蕴。
  北蒙大军中,对于佛国的惨败,凡聆月什么都没有说,依然按部就班地给大夏传递着谈和的假象。
  东边,永夜神教这个时候也显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状态,在凯旋侯和黑水军的反击下,节节败退。
  一个月前,似乎还如临末日的大夏,突然情势急转,战争似乎很快就要结束。
  大夏的主要问题,一下子从外患转为内忧,皇城之中,两位皇子的斗争已激烈的难以调和,甚至随时都会发生兵变。
  三公和长孙在尽量避免这一日的到来,只是,两位皇子都已成了气候,很难再打压下去。
  皇城最重要的禁军十一营中,三皇子掌控着神风,疾雨,紫电三营,十皇子掌控着青雀,白虎两营,剩余的六营中,大皇子和长孙手握四营,其余两营还在观望状态。
  可以说,夏皇驾崩后,皇城绝大部分兵力已投靠在三位皇子手中,三十三万大夏最精锐的将士静候不出,时刻待命。
  宁辰带走的五千将军全是长孙手下龙卫营的将士,是禁军十三营精锐中的精锐。
  可惜,这五千将士能活着回来的已所剩无几,这是龙卫营成立以来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大夏立朝千年,还是第一次被逼的不得不动用龙卫营中的禁军。
  如今,外患在大夏将士的浴血奋战下终于暂时得以缓解,然而,一直让宁辰担心的内忧却也全面凸显出来。
  大夏立新皇之事,已经不可能再拖。
第126章
武侯
  北蒙大营,帅帐之前,凡聆月看着远方的大夏皇城方向,那里,紫色的气运已经越发昏暗,说明着大夏的局势并没有转好,反而愈发的恶劣。
  不过,望气之法,天下能懂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都对此一无所知。
  “军师。”情无忧张了张口,想问,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他实在无法理解,军师为何在谈判中一再让步,莫非,他们真要和大夏讲和?
  “不用多问,现在还不是时候,很快你便知道为什么。”
  凡聆月说了一句便没有在解释下去,大夏的局势,还未到最恶劣的时候,她必须等下去。
  如今,最大的隐患,就是宁辰还未死,反而回到了大夏皇宫,这才是她最担心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存在对于大局的影响,非是一般人能够想象。
  谁能想到,佛国之战,败是一方会是度厄寺住持,三灾不可敌,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除却同级别的强者,几乎就是无敌的象征。
  然而,这样的强者却还是败了,败的狼狈,败的凄凉。
  她虽然从来都没有奢望过佛国对伐夏局势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却也没想到佛国会败的这么快。
  未央宫中,宁辰还在昏迷中,对于外边局势的变化一无所知。
  三皇子和十皇子都在尽力拉拢剩下还保持着中立的权贵,这个时候,谁都不肯半分落后。
  皇位之争,从来都是成王败寇,一人登基,另一人必然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这也是皇子之间为何不能共存的主要原因。
  帝王之家无亲情,古来未变。
  毕竟像大皇子和燕亲王这样对皇位不在乎的人,少之又少。
  朝野之中,除了两位皇子争锋之外,还有一件事,同样摆在了众臣面前。
  知命侯的功劳,怎么封赏。
  知命侯的出身已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大家全都当做不知,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不长眼的提起此事。
  佛国一战,知命侯着实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堂堂佛国,如今基本已经被打废,人间佛惨败,三位佛国护法战死,整个弥界山中的所有珍贵古经也全部被拉回了大夏。
  可以说,大夏西南疆域的和平,是知命侯带着五千将士用生命打下来的,此事若是不能处置妥当,必然会寒了大夏无数将士的心。
  于是,封赏一事,成为了三公头疼的大问题,夏皇在世时,对于宁辰一再打压,他们都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如今真正清算功劳时,他们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个年轻人竟已为大夏做了如此多的事情。
  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此事,等待三公和皇后娘娘最后的决断。
  按道理说,如此战功,已经可以考虑封武侯之位,忘川侯战死之后,大夏十武侯之位空出一位,而知命侯不论实力和战功都足以达到标准。
  三日后,三公决议终于出来,加封宁辰武侯位,封号依旧延续知命二字。
  此诏一出,朝野大震,尤其是三皇子和十皇子,立刻将目光望向了未央宫。
  谁都知道,一位武侯的权势和影响有多大,尤其是这位武侯还是当今皇后娘娘最信任的人。
  皇位之选,最终的决定权就在三公和皇后娘娘身上,争取到了知命侯的支持其实就等于争取到了皇后娘娘的那至关重要的一票。
  接下来的几日,两位皇子每天都借着进宫请安的机会,前往未央宫看过宁辰,可惜,后者一直还昏迷未醒,让两人大为失望。
  “你准备躲到什么时候。”夏子衣看着床上的宁辰,淡淡道。
  “不知道,能躲几时是几时。”宁辰一边咳嗽,一边回答道。
  他两天前就醒了,不过,因为外边的事情一直没有露面,至于封不封武侯位,他并不在乎,长孙也没提过,要不是大皇子告诉他,他还不知道有这回事。
  “大皇子,我还欠你一声道歉。”宁辰苍白的脸上闪过一抹认真的歉意,这个皇宫中,他唯一有愧的就是眼前的大皇子。
  “你不欠我什么,不需要向我道歉,一切选择都是我自愿做出,与任何人无关。”夏子衣平静道。
  闻言,宁辰心中沉沉一叹,这样的人,为何会生在帝王家。
  “明月,过来一下。”宁辰招了招手,道。
  不远处,坐在桌子旁无聊发呆的小明月听到呼唤声,立刻小跑了过来。
  “帮我把剑拿来。”宁辰指着不远处的柜子道。
  “哦。”明月又小跑到窗前的柜子旁,抓着墨剑的剑鞘,拿了拿,没拿动。
  宁辰哑然失笑,他忘了,这东西对于小明月来说还是太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